佛弟子文库

找到清净本性,这才是成佛的根本

净界法师  2024/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找到清净本性,这才是成佛的根本

大乘佛法的菩萨道跟一般外道的修学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地方是不同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依止善业去创造一个暂时安乐的果报,这一部分是共外道的。外道的修学也有安乐的果报,也有安乐的道法。但是在修善的时候,修习菩萨道之人心中有一种观照的智慧,我们讲心地法门,这一部分是不共外道的。

也就是说,整个安乐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一种解脱的功德。所以,大乘的菩萨道基本上是以觉悟作根本,它是通过一种心地的观照而能够产生解脱。所以,你看本经,阿难尊者启请大乘的止观法门,佛陀刚开始并没有直接开示修学的法门,而是先发明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也就是说我们先要了解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透过这个道理的了解,才能够生起日常生活当中一种圆顿的、微密的止观,然后在每一个境界当中产生解脱。这样的一种止观,在本经当中,蕅益大师讲出两句话来总持我们前面的观念。他说,整个修大乘止观的基础,就是在了解“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首先你要了解我们心中这个妄想,它是不真实的。为什么不真实呢?因为它随境生灭。你看,境有,心就有——有人赞叹你,你就起欢喜心;有人毁谤你,你就生气。境无,则心无。这个很明显是随境生灭的嘛。既然它是一个生灭相,表示它不真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觅心了不可得”。它只是外境刺激产生一种暂时的影像而已。

所以我们一定要先了解到:妄想是无自性的,“达妄本空”。妄想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不应该跟随妄想走的。它只是一时的感觉、一时的想法而已。

那么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呢?知真本有。无始劫来,我们每一个人心的深处,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它白天也存在,晚上也存在,只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去体会它的存在。它是恒常存在的,不管过去、现在、未来,它是恒常存在在那个地方。这个就是“知真本有”,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找出来的那种清净的本性,也就是成佛的根本。我们必须把清净的本性找到,根据这个本性发菩提心,根据这个本性修六波罗蜜,这个功德才能够恒久,因为以不生灭心产生的功德,才是不生灭的功德。所以,找到我们清净的本性是很重要的。

我们前面的经文都是在破妄,达妄本空,观察妄想没有真实的体性,所谓的“觅心了不可得”。这一科以后,佛陀正式显真,开显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清净本性。那么他是怎么开显的呢?他是个别地就着见精来开显。见精就是我们从六根门头里面的见、闻、嗅、尝、觉、知这六根的功能当中,特别就着见的功能去开显那个真实的见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闻名得究竟不退

我们看第三科的善根坚固。前面是讲世间的福报,这里是...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六即佛之理即佛

六显因果之事相 即显佛性之理体 佛性的理体是平等的,...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受戒并不表示成佛。我们可能刚开...

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

令外貌庄严美丽的好方法

1、心念的力量 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净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

【佛教词典】栖光

(术语)如来之涅槃也。栖息光明之义。资持记上一之二...

【佛教词典】因果皆空宗

(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云空见论。立无原因结果理...

忏云法师谈欲念

眼观色、起心动念;耳听歌舞倡伎。眼看舞,耳听唱,戴...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汉地寺院常见的佛事与疑问

供斋 第一个,供斋。所谓供斋,通俗地说就是你们拿钱请...

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一、修行功夫贵恒常 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

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今天讲印祖的《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关于求取世间学问...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

洗手间里的宴会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

慈云忏主:心里忆佛,并作出善良的誓愿

修习净土法门,应该实行信、愿、行三件要事,具备了这...

佛法宇宙观之劫与世界

在此之前,我们讲过了这么多的国土呀,界呀,道呀,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