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净界法师  2024/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我们看现瑞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卐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佛陀在说法之前,是先显神通来表法。第一个表的是一种真实的智慧即将洞开,佛陀从胸口的卐字涌出种种的宝光。佛陀的胸口有一种纹理,看起来像一个卐字一样。这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从这样的一个卐字涌出宝光,这个光它现出种种的“晃昱”。晃昱就是一种庄严的照耀,而这样的照耀具足百千种美妙的颜色。

这是表一个什么法呢?前面的破妄,佛陀也是显神通来表法。但是前面在破除妄想时,佛陀是从六根门头——从面门放光,意思是妄想的活动在哪里?就在你的六根。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妄想就出来活动,所以你破妄要注意你的六根。显真如本性,为什么从胸口的卐字呢?因为真如本性本来具足无量的功德,我们只是把它开显出来而已,我们有成就无量波罗蜜的可能性。所以这个卐字表示真如本性有无量的功德,它是一个无穷的宝藏,我们修行只是把它开发出来,是这个意思。

“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这个地方指的是依报的国土。真如本性是普遍整个世界,普遍整个依报的国土。你看禅宗,他开悟以后说:山色无非清净身,溪声尽是广长舌。我们刚开始开悟的时候,是向内观照我们这一念心“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我们这一念心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你从这一念心开悟以后,你进一步地发觉,其实真如本性不是存在你的心中,整个山河大地都是真如本性的全体大用(后面会讲到)。所以,真如本性是普遍十方的普佛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真如的显现。

“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前面是讲到依报的国土,这个地方讲到正报的身心。这个光明又能够照耀十方诸佛如来的头顶,表示诸佛所证是佛佛道同的。阿弥陀佛的国土跟释迦牟尼佛的国土因缘是不同,但是阿弥陀佛所证的清净本性,跟释迦牟尼佛的清净本性是没有差别的,这个道是相同的。所以它普遍灌注十方诸佛的头顶。

然后,“旋至阿难及诸大众”,表示一切众生的本性也都是一样的。你看一只牛这么大,一只蚂蚁这么小,那是因缘果报不同,业力不同。但是牛这么大,蚂蚁这么小,它们的佛性没有大小差别,众生佛性是各各本具的。这个地方说明真如本性是普遍一切的依正二报。

放光以后,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我现在即将为你建立广大殊胜的法幢,也使令一切末法的众生能够从以下十番的开示当中成就微妙光明的心性;从这一念心性当中开启智慧的道眼。这个“妙微密性净明心”,蕅益大师说是一个“理”,如如理,一个道理。“清净眼”是如如智。我们一定先了解如如理,才能够生起如如智。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是先找到根本,才有资格修学。

你说你拜佛是很好,念佛也很好;你布施、持戒都很好。但是你没有找到你不生灭的本性,你用生灭心来修学,你的功德毕竟是生灭的、是有漏的。这个生灭本性,本经是先否定再肯定。所以我们刚开始先否定自己:不是这个,这个不是我自己,这不能代表我自己,那只是一时的想法。你不动,你遇到境时不动,这个生灭心就消失掉了。时间久了,慢慢地你的心就沉静下来,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我们一开始是什么?先否定,然后再肯定。肯定的时候就是承当佛性,从空出假,广度众生。那个就是《华严经》的境界。所以现在正式要去发明我们的本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白隐禅师的「只手之声」

有一位沙弥南利,每天看着师兄们早晚都到禅堂里参禅,...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

五蕴活动越炽盛,你的业力就越重

众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追求?他就是用五蕴,...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

从表相中看到真实的体性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含义

问: 六祖大师曾讲过一句前念不生,后念不灭的含义,前...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

你想什么,就和什么感应

禅宗有一个公案,我们把这公案跟这个比较一下: 有一个...

【佛教词典】业类差别

【业类差别】 业力的分类,在佛经中至为复杂,名目繁多...

【佛教词典】醍醐经

为天台宗对法华、涅槃二经之称谓。醍醐,系由牛乳精炼...

女众出家要成办道业,是否希望渺茫

传某师因感女众尘俗习染太深,又乏男众果断不畏的气魄...

从坛子看人生智慧

四川人爱泡泡菜,其制作的关键就是要把蔬菜装在坛子里...

所谓贵人者,谓其能去乎贱态也

【原文】 所谓贵人者,非爵尊位显,学富五车之谓也。谓...

不需花钱就可以修的大福德

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

【推荐】富贵的正因与助缘

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

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

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直播,凤凰佛...

为了洗碗而洗碗

三十年前,当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时,洗碗可不是一件惬...

佛并没有涅槃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

测测自己的宽容度

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每题答是记1分,答否...

星云大师《烧头香》

民间的信仰,都流行著「烧头香」的习惯。 每逢新春,...

追求物质的乐受是无底洞

你生活的快乐不快乐,活得幸不幸福,你是不是有一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