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九品往生之中品上生

净界法师  2025/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九品往生之中品上生

再看中品。

中品上生,利根回大声闻,即法行人。

这个是属于声闻人,但是他临命终之前听闻大乘佛法,已经回小向大了,他是法行人。法行人是属于智增上的,智增上的声闻。他的行法是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偏重在持戒,身口意当中,没有种种的过患。看这个意思,这个人持戒持很清净,无众过患。

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比丘来迎,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这个时候阿弥陀佛跟诸比丘来迎。

前面的上品,这个大乘根性的菩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及莲池海会的诸大菩萨现前;但是这个地方因为他是小乘根机,所以见不到菩萨,而见到比丘来迎接。

佛陀为他说苦、空、无常、无我四谛法门,赞叹出家的功德,能够离苦得乐。他听了以后,特别的契机,内心感到安慰,感到不颠倒。这个时候身坐莲华台,拜佛即往生。他就发现自己坐在莲华台上,感激佛陀的慈悲接引,他就拜下去,一拜下去以后,一下子就到极乐世界。一到的时候,华就开了,一下子华就开了。

看这个华开,我看《观经》的内涵,就跟你的罪障厚薄有关系。这个罪障厚的人,他的莲华会开得慢一点;罪障薄一点的人,莲华会开得快一点。不过莲华开了以后,见到佛陀是说大乘法、小乘法,那是根机的差别。

我们看佛陀为他说什么法:华开见应佛,闻四谛法,即得阿罗汉道,具三明六通。

莲华开的时候,他看到的是应化身佛,佛陀为他说四圣谛的法门,告诉他:应该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谛法门。听闻以后,成就阿罗汉道,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所以本经上说,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事实上极乐世界摄受的根机,它没有摄受三乘根机。我们看《法华经》,十方诸佛的国土,有很多的国土都讲三乘法,以一佛乘分别说三,摄受三乘根性的人。乃至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应化,他的弟子也有三乘根性的人,有大乘的文殊、普贤菩萨,小乘有舍利弗、目犍连尊者,有三乘根性。

但是事实上,极乐世界是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二乘种不生,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有阿罗汉呢?因为中品的人是一个小乘的凡夫,他生生世世所串习的小乘的善根特别的强。虽然临命终之前遇到了大乘的善知识开导,回小向大,但是他小乘的等流习性的势力太强,所以佛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以一佛乘分别说三,为他说小乘法,先证得小乘果。但是因为他已经发了菩提心,事实上也可以说是大乘的菩萨,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来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自古及今应...

【推荐】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净土宗的道理是他力门、果地教,整体而言,净土法门修...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

忆佛念佛必定见佛

若众心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小孩念佛可以消灾解难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

以和为贵有什么好处呢

「和」是一个极富正能量的字眼。有关「和」的词汇非常...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

【佛教词典】无上涅槃

(术语)对于二乘所得之涅槃而云大乘之涅槃为无上。...

【佛教词典】五人非器

非器,指非受持佛法之机根。对华严经而言,非信行之器...

人生,请适当低配一点

最近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

鸡头梵志得度本缘

昔时,世尊离开舍卫国,与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间,到罗阅...

【推荐】孝子除障,助母往生

高朱氏,法名妙音,一九二九年出生,安徽省临泉县黄岭...

二块砖的福报

诸位今天能够来佛堂打佛七,住在道场,安坐佛堂里,都...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拜佛跟拜神有何不同

我告诉你拜佛跟拜神,实在是大不相同。拜佛的人,是彻...

什么是四禅八定

佛教的四禅八定是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定的合称,即初禅...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刘公真菩萨人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