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大安法师  2013/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他不能度无缘之人。我们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无缘?就是他没有信心,他不信,那用这个来,用没有信心来比况这个命尽,命数到了,这可谓登峰造极的比喻。你不信就死了。所以这个信心就极为重要。信最终表现在一念,实际上为什么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这个一念啊,我们来这个世间投生也是一念投生,我们到阿鼻地狱去也是一念过去,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是一念的信心,感通佛力而去。所以这个念,一念很重要。

我们日常的生命告诉我们,我们在生存的时候,一切都一切行为都是被这个念头所控制。我念头想到什么地方去,身体就会去什么地方。如果念头想住下来,身体就会随着念头住下来。所以一个身体的运作是受之于这个念头。当然在世间也有一种情况,我念头想去什么地方,但是身体去不了,这就身不由己了,这是业力的牵引。如果不考虑业力的这样的一个系缚的话,他念头一动,他身体就会动。

好,但是到临命终时,这时候业力的系牵就不产生作用了,而是唯有这一念,阿赖耶识最后一念,这一念离开了这四大的肉体,真的是你想到哪就到哪。但这个念头、神识,重业先牵。如人负债,重业先牵。所以呢,你的这个业力牵引到哪里就到哪里。

于是我们为什么要多多念佛,我们每天一万声两万声三万声,一生念百千万亿声的佛号,实际上最终是成就临终这一念。成熟它,让我们这一念跟西方极乐净土产生一种密切的关联。那么临终的时候是净业的力量最大。就好像这棵树,向西边已经有倒的倾向,这种定势已经形成了。无论它怎么弄它,它怎么倒,它一定向西边倒。这就是讲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我们不断地念佛熏习出来的一个净业的种子,这个净业种子在所有的阿赖耶识的业力种子当中,它像力量的对比竞争一样,它占有主导地位,主宰的地位,所以它一定可以牵引我们到相应的净土去。

这是我们从自力的角度,真如熏无明,佛号熏阿赖耶识所产生净业种子。这是从自力的角度来谈我们决定牵引到极乐世界。更何况这里还有一个临终接引。因为光靠自力的熏习的力量,有时候在临终的时候,这种竞争的业力种子不一定净业占上风。因为无量劫以来,我们造作种种的恶业,这种恶业的种子一旦起现行,那这种竞争的概率就多种多样。

所以阿弥陀佛因地考察到众生在临终时候,这种难以作主的这样的一种困境,所以他才发一个临终接引愿。临终阿弥陀佛前来放光,这种放光在你所有的业力种子当中,他有高度的选择性,他选择你念佛的种子,这个光明就把你这个业力的这种神识,超越你业力的制控,直接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所摄受。这一摄受就放在莲台上,放在莲台上一切你的阿赖耶识业力都不产生作用,已经到了阿弥陀佛的保险柜里面去了,这个冤亲债主都不产生作用。

有人很担心,冤亲债主到我临往生的时候拉我的后腿怎么办?于是想到一定要冤亲债主全都忏掉完了,没有冤亲债主才能安全往生。如果这样也很难的,无量劫以来冤亲债主太多了,你能弄得完吗?但是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是一个保护伞,保护层。就好像孙悟空金箍棒划一个圈,唐僧就在里面,妖魔鬼怪进不去一样的,是这样的。所以就能安稳地往生。所以叫自力的这种净业种子熏习,尤其是阿弥陀佛临终前来接引的佛力的加持,这就类似于招引,招呼引导人到这个大愿船安稳往生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1998年佛七圆满开示》

情爱纠葛,苦多乐少 我们这几天在打佛七,大家可能不...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

极乐世界是虚无缥缈的吗

莫说西方为譬喻,须知名与实相应。譬甜似蜜非无蜜,喻...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

【推荐】身有生老病死;界有成住坏空

世间所有,若根身,若世界,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别...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

以四种行门来摄受教化众生

四摄法是大乘菩萨的法,以四种行门来摄受众生,教化众...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

【佛教词典】世尊初生

禅宗公案名。又作世尊降诞。五灯会元卷十五云门章(卍...

【佛教词典】檀拏印

(物名)又作但荼印。于棒头戴人头者。阎摩王之标帜也...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临终助念的几个重要观念

(一)临终关怀的实质 临终关怀,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端心正念,这是最要紧的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感恩所有成就你的人

我们要心存感恩,这个特别重要!今天的人爱怨天尤人,...

有志于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饮食

古德说:身安则道隆。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根身,心识依止...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清净的寺院里面为什么会有灰尘呢

赵州禅师八十岁那年,被众人迎请到赵州的观音院住持弘...

正解「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

宽容可以消弭仇恨

古代有个故事: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吵架,说: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