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虚云老和尚  2011/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作得主。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根对六尘,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对合意的,则生欢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了。

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儒家发奋,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练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则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乒器,日夜不休息。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黄请说之,僧曰:“你何不修行呢?”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僧曰:“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槌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我们现在也是整天忙个不休息,若能学黄打铁一样,在动用中努力,又何生死之不了呢?我以前在云南鸡足山,剃度具行出家的事说给大家听听。具行未出家时,吸烟喝酒,嗜好很多。一家八口都在祝圣寺当小工,后来全家出家,他的嗜好全都断除了。虽然不识一字,但很用功课诵《普门品》等,不数年全能背诵。终日种菜不休息,夜里拜佛拜经,不贪睡眠。在大众会下,别人欢喜他,他不理会;厌恶他,他也不理会。常替人缝衣服,缝一针,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针针不空过。从朝拜四大名山,阅经八年,再回云南。是时我正在兴建云栖寺,他还是行苦行,常住大小事都肯干,什么苦都愿意吃,大众都欢喜他。临命终时,将衣服什物变卖了,打斋供众,然后向大家告辞。一切料理好了,在四月时收了油菜子,他将几把禾秆,于云南省云栖下院胜因寺后园,自焚化去。及被人发觉,他已往生去了。其身上衣服钩环,虽皆成友,还如平常一样没有掉落,端坐火灰中,仍然手执木鱼引磬,见者都欢喜羡叹。他每天忙个不休息,并没有忘记修行,所以生死去来,这样自由,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欲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先从做人起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两句话:欲成最佳龙象,...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

当信、当愿,剩下的就是尽形寿念佛

净土法门他是怎么拣择种性的?他不在三乘或者不定种性...

慧律法师《做一个最没有用的人》

记得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组团去参访广钦...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念佛的四种方法

一、称名念佛, 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

四种方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

【推荐】平常没什么感觉,临终时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个人,他对过去的业都没有处理没有处理的意思,...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

【佛教词典】愚痴斋

洞山良价禅师临命终时,为诫绝弟子执恋之情而设之斋会...

【佛教词典】漏

(术语)梵语āsrava烦恼之异名也。漏为流注漏泄之义,...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

佛在你那儿睡着了

师父说:什么是佛?可以有很多种答案,那我试举一种。...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

怎样建立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怎么样建立信心?一般来说,从信心建立来看有两种类型...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

泥土的比喻

佛陀有一段时间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他...

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来深信佛力

从理上相信,这就是要相信三种力量。《般舟三昧经》跋...

佛陀教我们财富的处理方法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

父母恩 你报了吗

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