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印顺法师  2011/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人类的特胜: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轻自己,觉得自己太渺小,不肯担当大事,为最高理想而努力。这是错误的,其实人是顶有意义的。佛法说,在六道众生中,地狱太苦,饿鬼饥饿不堪,那里会发心学佛?畜生也大多是愚昧,不能了解学佛。阿修罗猜疑心大,不能坚信佛所说的话,又加上嗔恨心强,喜欢斗争。天国享福都来不及,更没有心学佛。所以“三苦八难”中,长寿天便是八难之一。因此,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只有人最为难得,才能学佛。

有人问:神教与佛教有什么不同?我说:神教说人间不如天上,佛教说人间更好。既得人身,不要错过他,应该尊重人身,发挥人的特性而努力向上,这是佛教的一大特色。

人有什么好呢?经中说人有三特胜,天上也不及我们。大梵天、上帝虽然高贵,但都不及人的伟大。因人有三种特胜,所以佛特地在人世成佛,教化人类,向佛学习。三种特胜是:

A、忆念:人,在印度话中是“忆念”的意思。人的忆念比什么都强,小时的事情都记得,几千年来的历史,千百年来的经验都能保存而传下来。这在牛羊猪狗,甚至天神都不及我们。人的智慧最强,一切文化,科学发明都是依着过去经验的忆念、累积,而后能日渐进步,日渐发明。由于忆念而来的智力是一切所不及的。

B、梵行:克制情欲的冲动,为了他人的利益,能营为道德的行为,宁可牺牲自己,利益他人。这种由于梵(清净)行而来的道德是人类的一大特色。

C、勇猛:人生存在这娑婆世界,什么苦都可以忍受,无论怎样困难都可以克服。这种一定达到的决心与毅力也是人的特胜,在天上是没有的。这三种特胜如用以努力作恶,滥用聪明,也会造成大坏事,使人类的苦痛加深。不过种种好事也是从这里面发展出来。用以向善,就等于中国所说的大智、大仁、大勇。

大家都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经说佛性有四种功德,就是智慧、慈悲、信乐、三昧。德行通于慈悲,信乐必有精进,所以人的三特胜也就是佛性四德中的三德,在人身中特别发达。因此,人身容易修学成就,人类容易学佛。唐朝宰相裴休说过:一切众生都可成佛,但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而修菩萨行的唯有人。佛性功德,人身最为发达,所以人才能学佛成佛。

二、从人道直趋佛道:在学佛的方便中,如生天,得小乘果,多是弯曲而迂回的。如修天法而生长寿天,为八难之一,障碍了学佛。有人以为学小乘法,证阿罗汉,了生死后再说。小乘如中途醉眠,不彻底也不迅速。所以我们应该走直截了当的路,就是从人的地位求生人间,一直到佛的地步。不求生天,不求证小乘果。依人身,求人身,不离人身而向佛道,都得从不离人事做起。有的人自以为修学佛乘,而信修天帝的神秘法门;或不重慧而专重禅,实是天法。有的没有大悲心,虽究大乘理,而等于走着小乘之路。天法与小乘法终究也可转成佛道,但到底是迂曲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应该先修人法:不离家国的人间正行,从人直向佛道,以免世人的误会。

现代众生的根性不同,尤其是中国人重人伦,所以中国佛教徒更应该从人伦道德做起。人间正行修集增长,佛道因行的功德也一天天增长,会渐近成佛的境界。我们不要糟蹋自己,应该利用这人生短短的时间,向这个目标而努力行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学佛要体会佛心

大地众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们听听大地之音...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

问: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佛弟子应该如何行善? 慧律法...

林则徐学佛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民族英雄...

【推荐】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

学佛后必须知道的八项因果定律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

学佛转不了业力是什么原因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智谕法师:清净心

今天和大家讲清净心。清净心对修道人很重要。经上说:...

为什么只靠佛号,就能把弥陀功德转到我的功德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

以忍来圆满人生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

【佛教词典】一机

(术语)一类之机缘也,谓当受同一种教之动机也,碧岩...

【佛教词典】世间清净离欲增上

【世间清净离欲增上】 p0516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世间清...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

【推荐】要像防贼一样护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师从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每当别人做错了事,或...

依《地藏经》修行,功德利益无量

我们讲地藏经之前,先讲讲地藏经的大意,还有地藏经修...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

只忧道业难成,不虑身心沉没

出家人专务世法,应赴经忏,贪图名闻,关心利养,佛行...

机巧反招祸,因果天平最公道

憨山大师说: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

舍利弗降伏六师外道

须达长者因访友人至王舍城,因此得以见佛,听佛解说四...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管是做...

出家的资格和条件

有网友问到出家有什么条件和要求,今据律藏《四分律行...

黄帝与牧童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