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2011/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使之解脱生死轮回,离苦得乐,才是最无上的至孝。所以,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列三点:

(1)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

(2)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约有五样:一是饮食,二是衣服,三是起居,四是疾病,五是悦亲。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悦亲是养亲第一要诀。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顺逆,总应该克制感情以悦亲为主。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这是孝父母应该有的态度,所以父母若是信佛的,儿女们更应当推父母的爱敬,而敬佛学佛,这才是好儿女啊!

故印光大师教导我们:“汝已娶妻,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中庸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盖言夫妻,兄弟和睦,则父母心中顺悦也。现为人子,不久则又为人父。若不自行悦亲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儿女。譬如瓦屋檐前水,点点滴滴照样来。光老矣,不能常训示汝。汝肯努力尽子道,则便可以入圣贤之域。将来往生西方,乃汝所得之法利也。”(《(续)复周法利书二》)就是家常的菜蔬,只要咸淡得宜,生熟中节,不敢潦草,然后敬奉,略有好食,先进父母;至于自己,粗粝俱不计较。要奉得父母欢喜,就是尽心。大约年老的人,脾胃自然虚薄,饮食难得消化,进的食物,须要炖得热的,软烂的,香美的,方才有益。凡是生冷粘腻坚实难化之物不可与食。食不可过饱。这饮食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衣服的事,只要冷暖合宜,奉得父母欢喜,就是尽心。大约年老的人,气血自然衰弱,身体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热先就怕热。冬月衣服内棉花,每年要换新的,去旧的。薄棉袄要做两件,秋冬来渐渐加添,春暖时渐渐减去。霜冷之月,若有暖气轻裘,固是上等,如不能的,就是布被布衣,只要温暖。至于晚间,宜将热水袋,放于被内。再如夏月夏衣,须要凉爽;凡有汗者,频频换洗。这衣服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疾病的事,为子女者,须要加意调摄小心扶持,请名医专家用药。病中煎制汤药,进奉饮食,切不可生一个懈怠的心。只想你在幼小的时候,有了疾病,为父母的,不知替你调理了多少,你今日可有不尽心的理!父母有病,万一弄污床褥,为子女者,俱要勤勤洗换,切不可生一个嫌恶的心。只想你在怀抱中,便溺粪污,为父母的,不知替你洁净了多少,你今日岂可有嫌恶的理!这疾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其行住坐卧,俱要照管扶持。只要得父母安稳自在,快活过日,就是尽心了。这起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3)孝顺必须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顺应从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使之解脱生死轮回,离苦得乐。

世尊在《无量寿经》里,恳切地告诉我们:“人在世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又说:“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又说:“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又说:“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著,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世尊在《善生经》里又说:“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寿以尽,舍故当受新。各追所作行,无际如车轮” 。所以大慈悲的世尊,指示我们念佛,使我们到达极乐世界,解决这人生的缺憾。我们应该劝父母念佛,把父母从苦海里度到净土,这才是真正彻底的报恩啊!

我们只要记著:要知父母恩,只看自己怎样养儿育女;要求子女孝顺,必先自己做到孝顺父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助念可以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吗

问: 助念的时候,助念人员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可...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

为什么佛教会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问: 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不同的法师讲法都...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问: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方海权答: 在《三世因果...

什么是贩卖佛法

问: 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

救拔母亲脱离地狱的婆罗门女

过去,久远阿僧祇劫前,有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住世四...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法门殊胜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

施恩于人不可求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佛教词典】二种愚

【二种愚】 p0023   杂集论七卷十六页云:问如经中说...

【佛教词典】融识

指通达事理之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四三·二二九...

福慧二轮,不可暂废

法身之性,本无差别,佛异众生,修德有功而已。修德亦...

宏海法师:佛法的时间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

我还有你啊

佛光禅师领导的传灯寺,跟随他参学的徒众甚多。 有一...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问: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对念佛往生依然没有信心,...

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问: 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

这不是证圣,若作圣解即受群魔

我们每天坐禅,每天念佛。障多众生念佛观:业障深重,...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二、业

第二篇 业 壹业的定义与轮回说 业,梵语karman,音译...

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

至心精进乃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

至心精进乃世间事业与出世间道业成办的不二法门。《观...

作佛形像的功德

佛言:天下人作佛形像者,其后世所生处,眼目净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