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主张积极超越自我

楼宇烈  2011/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导语: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直到隋唐形成三大主流,就是儒佛道三家。儒道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而佛教则是从域外引进的,与本土文化很好地结合,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本文作者楼宇烈认为宗教与迷信不能画等号,人是可以掌握和改变自己命运的。)

宗教与迷信不能画等号

儒家文化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崇高,但在中国走向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遭到激烈批判。而且,儒家文化缺乏载体传承,重新弘扬可能困难重重。道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可能少一点,重视养生的成分比较多,不太主张同环境抗争。而佛教文化要建设人间净土,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为什么过去很多人认为佛教是迷信?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接受的这个宗教概念来自西方,也就是欧洲人在启蒙运动时对中世纪宗教的描述和概括,认为宗教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对至高无上的神的信仰;二是追求彼岸世界,超越现实世界;三是非理性的、反科学的。近现代一些思想家就是以这样的标准看待宗教,实际上中国文化中到底有没有宗教,争论一直非常激烈,大部分人认为中国历史文化中没有宗教,也没有对神的信仰。中国人经常谈及的儒道佛三教,通常我们理解这个教不是“宗教”,而是“教化”的意思。

佛教主张积极超越自我

许多人认为佛教很消极,这是完全不对的。其实佛教的真意是告诉我们要超越自己,要学会在今生造新的善因,结新的善果,这正是改变人命运的好办法。佛教中常讲“自作自受”和“自性自度”,就是说因和果都是自己造成的,出了恶果也必须自己负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解决问题。这么来看,佛教宣扬的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很多宗教都是膜拜神灵,而佛教倡导自立,强调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毅力来超越生死、超越自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因为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并非宣扬神灵主宰一切。现在很多人以为拜佛像就能带来好运,这是不符合佛教根本教义和精神的。释迦牟尼提出事情都有因有果,但因果关系不是外在的,是每一个生命体自己的行为言论种下的因所结的果,这就是“业”和“报”的关系。从这个角度看,佛教认为人是可以掌握和改变自己命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

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

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

南怀瑾先生谈「算命」

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命根。那么但是八字是不是准...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 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

不要盲信奇异的现象

佛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带了...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听闻佛法能调伏烦恼

我们看佛陀说法的功德,这个法,它透过佛陀的音声传到...

佛门高僧——圆拙老和尚

绪言 圆拙老法师的声誉载道,已早为教内外人士所敬慕,...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

问: 师父,咱们读诵《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

【佛教词典】辨中边论

【辨中边论】 唯识宗‘一本十支’的十支论之一.又作离...

【佛教词典】缘起差别四种

【缘起差别四种】 p1303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又诸缘起...

4种补钙的蔬菜

说到补钙,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喝牛奶、骨头汤或是服用钙...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

印光大师:安胎保胎的禁忌

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 故保产心法,首戒交媾,妇一有...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

没耐心怎么能得到财富

一位立志在40岁非成为亿万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岁的时...

黑社会变莲池海会--佛号功德触动宿世善种子

这是发生在我当内科住院医师时的一件事那个月轮到我照...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是我今...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