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修行人要过的名辱关

2011/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非完人,孰能无过?那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就是完人如佛祖,也还有多少外道来毁谤呢,何况他人呢?所以最好就是闭嘴!

名辱关:分俗世的,教外的,教内的。这个的根源就是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俗的名辱,也就是吵骂,争斗。大多是“是己非人”。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不对。也就是执着于我相和人相。有的人讲理,有的人不讲理。不讲理的,无论别人是对是错,都是错。无论是自己错,还是别人错,都是别人错。讲理的,就死认个理,一直较真,要个公道。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各持各的理。争斗不休。于是,讲理的,不讲理,都在争斗不休。

世俗中最多的应该是夫妻间的,婆媳间,同事竞争间等,最多争吵了。修行人,必须放下争吵,让人说,让人骂,自己恬然淡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能默而屏之的,就默然。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么?我们自己闭嘴,当哑巴吧。他们骂骂出了气就算了。不必去争论,越争论,越是争斗不休。对于教外的毁谤,也是如此。有能力,有机缘可以劝服他们。没有的话,不要去争辩,不要互相争斗。但老实的修行,老实的净心。久之,外道也自然敬重你。

而最可怕的是教内的争斗--门派之争。

佛祖在世时,哪来那么多门派呢?什么净土宗,禅宗,密宗,律宗?当时全是一体的,综合修行。戒定慧三无漏,齐头并进的。后来发展处种种门派,各执一端,喜欢“是己非人,尊己伐人”,搞得教内四分五裂,这个危害最大。而这个的根源在于四相:我相,人相之外,更有众生相,寿者相的分别和执着。一旦尊崇某某大德,就认为世上只有某某大德是最正确的,只有他的门派只最正确。其他的门派都是错了。觉得自己跟着大德修行,就是最正法的,其他人不是跟着这个大德的就肯定是错了。

自己修行,也没什么成就。更不去了解其他人修行的成就和法门。一味的认为,某某大德是公认的大德,跟着他就一定是对的。而自己跟着这个大德,就是正法的化身了,可以去否定其他一切了。于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四处去攻击他人。还自诩是在护持正法,是大德的护法。到处去闹革命,搞批斗,搞得鸡犬不宁,祸乱佛门。

这是一种偶像崇拜,最盲目,也是最危险的。这个就是最严重的“依人不依法”、“依名不依法”。这些人自诩大德的护法,而对大德所说,其实却所知却非常的少,所修、所证更是少。最多就是发发语录,而甚至自己都没认真看过这些语录,就只是到处乱发,就认为以为这个就是传法,这个就是功德。而若遇到别人又所疑问,并排斥之。说“你是罗汉么,你是大德么?你比大德还能么?既敢质疑?”

还有一种,就是喜欢挑人的过失,看到某某大德说法不如法,或者持戒不严,或者对戒律不重视,于是持为把柄,恶意攻击之。他人有过是过,而扬人之过也是过。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很多人对大德失去信心,乃至对整个僧团失去信心,对佛教失去信心。而同时,你说大德的过失。大德的信徒,也会群起而攻之,围攻你。结果就是令这些信徒,起了嗔恨心。也是过失。于是互相攻击,征伐不止,佛教内部四分五裂。而宗派间的互相攻伐,结果就是导致世人对整个僧团,整个佛法僧三宝的失望。而且,诸魔得其便,大肆挑拨,兴风作浪,于是佛法迅速灭亡。这个就是魔王的阴谋!混入僧团或居士内,挑拨离间,令教内互相攻伐,四分五裂,正法很快就没了。所以,千万不要去攻击大德,不要去挑人过失。

当然,看到别人有过失,可以私下跟人说。不要再大庭广众中斥责。对有些现象,确实是不对。公开说的时候,应该对事不对人。只说此类事件,不要去说具体的人。须知,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治的是八万四千种烦恼和根基。每个法门都是第一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个法门—净心法门,都是第一法门,都是念佛法门,没有区别。什么是佛,佛者,觉也。觉什么?觉清净平等慈悲心也。所以清净心就是佛,净心就是真念佛。任何一个法门,只要深入了,都是净心,都是都摄其他所有法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不要去分别执着,更不要互相攻伐。而应该老老实实的在净心上下功夫。

不要去争斗毁谤其他法门。不要说自己的法门是第一法门,自己的经典是一流的。其他法门是第二第三第四法门,其他门派的经典是二流三流四流。如此,实乃谤法。因为所有如来法门都是第一法门,所有如来经典都是一流的。念佛修行之人,还如此的分别和执着,实乃罪过。所以,真修行人须知,默然无争。天下所有人都是大德,只有我是凡夫,只有我是初学。老实净心,不作无谓的争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

不服气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

蛇头与蛇尾

从前有一条蛇,有一天,蛇头与蛇尾巴吵了起来,抢着要...

性相二宗之争

【原文】 相传佛灭后,性相①二宗,学者各执所见,至分...

微暖代替攻击

有一个小男孩养了一只乌龟,这天,他想尽了办法要让这...

禅师的笑

唐代一个疯和尚名叫寒山禅师,别人看他语无伦次,东一...

看似赢了,但却输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惟贤长老《学佛的基本精神》

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

净除杂念一心念佛

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话,一定能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同时...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如亲四怨的冤家

什么叫做如亲四怨呢?大概意思就是说看上去好像亲人一...

【佛教词典】木酒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木酒,谓草木酿者。”(戒疏...

【佛教词典】妙悟

(术语)殊妙之觉悟。唐华严经十二曰:妙悟皆满,二行...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

三种因果业障的报应规律

《涅槃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

修行从忍耐开始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

这些病都来自于身见

[坏诸欲堑],这也是一个比喻。堑就是护城河啊,它很...

一只眼睛看到的风景,也可以很美丽

有时候,一只眼睛看到的风景,也可以很美丽。在法国南...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

【推荐】娑婆世界有多苦,肿瘤医生亲历患病众生相

出家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常常有病人会问我:医师你几...

常不轻菩萨

这位菩萨遇见比丘、比丘尼,或者遇见优婆塞、优婆夷时...

我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原文】 有修净土忏法者,一僧谓曰:经不云乎?若欲忏...

学佛后什么都是顺境了吗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诉...

陈海量居士:可许则许

序 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