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活处处是佛法

明一法师  2011/1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按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方式去做。只管自己埋头苦干,为边上你认为不能干的人拾遗补漏,把他们的过失不声不响地弥补了。努力地去做并且默默无闻地为别人拾遗补漏。这就是努力耕耘的表现,结果自然坏不了,这也是你赚取福报的好机会。如果能做到这样,你自然就能做到随顺世缘无挂碍了。

因为佛法就是教我们在烦恼面前不迷失自己;在逆境面前不迷失自己;在顺利的时候不迷失自己;在成功的时候不迷失自己;在失败的时候不迷失自己……乃至在生死面前不迷失自己。总之是在教我们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不迷失自己,佛佛祖祖就是以他自己的觉悟经验,告诉我们如何不迷失自己。

这就是要我们安住当下,如果你是学生,那就安住当下好好学习;如果你是老师,那就安住当下教书育人;如果你是工人,那就安住当下努力工作;如果……乃至如果你是家庭妇女,你就安住当下,做好家务。总之是要我们安住当下,做好自己的本份事情。

这在赵州禅师的话就“吃茶去”。有一天一位禅僧来向赵州参学,赵州问他:“曾到过这里没有?”其僧云:“到过。”赵州说:“吃茶去。”那僧去后,赵州又问另一位禅僧:“到过这里没有?”这位新到禅僧说:“不曾到。”赵州同样说:“吃茶去。”

院主听见后便疑惑不解,他问赵州:“为什么曾到这里的吃茶,不曾到这里的也吃茶?”赵州立即叫院主,院主应诺,赵州说:“吃茶去!”这就是赵州禅师的本份。一句“吃茶去”说出了平常日用的一切佛法,让大家安住当下,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使得我们得到觉悟不再迷失。

这在马祖道一禅师的话中叫“平常心”。在《诸方广语》记载:马祖示众云:“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所以,安住当下,以一颗平常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学佛方式,也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我们出家人行的就是无为法,安住当下。但是我们的法执往往会对结果进行追究。因为破除法执的做法,往往是不按照所谓事物的发展规律或者说不按照因果发展的规律去做事情。这样的做法如果也与我们平时的做法一样放不下,不能向前面说的吃茶去,不加倍努力去做,常常在表面上会影响事情的结果不圆满或者说不完美。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得到与平时付出一样劳动的结果。大多人就会发出怨言,觉得这是很愚蠢的行为;觉得这种做法不合理;觉得……如果不让他们关心结果的时候,也就是说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就会减少或者没有这些抱怨或者说是烦恼。

其实,这就是我们智慧不够的典型表现。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我们无法了解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只看到眼前的这些。所以,我们就会表现为对眼前的结果关心,就会为达到同一个目,付出更多的劳动而抱怨。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不会白做,必然是功不唐捐。只是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不能全面看问题,看不到在其它地方出现的好处而已。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生活处处是真实的,处处是光明的,处处是清净的,处处是神圣的,处处是有意义的。关键是我们能否以一颗无我的平常心和慈悲心,去发现、去认同、去领受、去创造。能够安住当下了,不论平常还是吃茶,处处无非佛法,真所谓山色无非清净身,溪声尽是广长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四点意见通向快乐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敬老养老是福气

《论语》有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初读此句,...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

道源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今天要与诸位讲的是地藏菩萨...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佛教词典】慧沼

(651~714)唐代法相宗僧。淄州淄川(山东淄川)人,...

【佛教词典】大辩才天

(天名)又曰:大辩天、大辩功德天、辩才天、大辩才功...

往生有没有征兆

前几个月,在莲因学院斋戒会上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老...

挂铃铛的骡子

有一则很有趣的寓言:一头骡子脖子上系着铃铛,骡子每...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肥胖者的减肥佳品

1. 冻豆腐 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

极乐世界的空间解脱境界

《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

过与不及

世间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谦虚自卑,有的人...

人之所以烦恼,只因常好为人师

大慧,已得自觉圣趣之菩萨,由于已了达于一切法性本无...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 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 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