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肝脏远离「五怕」

2012/03/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日常的公务外,还必须整天忙于各种场合的应酬,于是,身体常常处于疲惫状态中,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状态中;一部分人群生活中乱服保健品;也有一部分人群经常有吃夜宵的习惯、熬夜、抽烟、酗酒,这些不良行为使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中,最终积劳成疾,损害了身体的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护好我们的肝脏,让肝脏远离“五怕”。

一、肝脏怕抑郁。

中医认为:在五脏之中,肝主怒,肝喜条达,主疏泄。人一生气,气就会往上攻,不是有句成语叫“怒发冲冠”嘛,这样一来气就往上调了,而底下空了就会发生病变。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那么他的气机就得不到宣泄,气机运转就难以通畅,就会对肝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肝脏怕熬夜。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正常的应该是从23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了,到了凌晨1至3点钟是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反之,就会养不足血。

三、肝脏怕酗酒。

在现代社会中,喝酒成了社交的一种手段,很多人在饭桌上觥筹交错,饮酒无度。然而多次大量地酗酒,摄入的酒精量过多后,无形给肝脏增加了肝主疏泄毒素的工作负担,肝脏无法及时去解毒,使得肝出现了病变,造 成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等。所以,嗜好酒的朋友们最好能戒掉酒;而对于那些需要应酬的朋友们,也应该引以为戒提高健康意识,不要拿生命不当回事!

四、肝脏怕药物。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而绝大多数的药物都得经过肝脏来代谢,由此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并且发生率还很高呢。所以,使用药物时应该注意其不良反应,最好在医嘱下服用药物。

五、肝脏怕肥胖。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少吃油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诱发肝脏病变的发生;应该避免肥胖的发生,因为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内堆积着,就会变成脂肪肝,严重者会引发肝纤维化,继而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各个月最该吃的12种水果

一月:柿子、猕猴桃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柿子...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灭贪嗔痴

你看报纸上面说,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数里面占到15%都是...

女人适宜喝的8种花草茶

玫瑰花茶: 味甘微苦,性温,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散瘀...

红薯的保健与妙用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

印光大师开示养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

很多营养学家都说过一句饮食金句,少吃人造的,多吃天...

去除蔬菜农药的六个绝招

绝招1、去皮: 蔬菜表面有蜡质,很容易吸附农药。因此...

鸡蛋真的很有营养吗

很多人认为鸡蛋是人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每天都要进补...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

一个人的成败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

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佛教词典】优钵罗

(植物)Utpala,又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花名。...

【佛教词典】难行道易行道

略称难易二道。为净土教所立之判教。净土教将佛陀一代...

【推荐】破除淫欲之魔

破除淫欲之魔,要观照男根、女根的不清净。那么男根不...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一言不慎即招无量剧苦

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

反闻闻自性与反闻闻妄想

我师兄弟,他问海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他说:反闻闻自...

梦到底从哪里来呢

在说梦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众生都具有的八种识:眼识...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紫磨金盘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常常到异国采购。这一...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