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圣严法师  2011/0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虽然父母疼爱子女自不在话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亲看到孩子不听话,可能会在父亲面前说:‘这孩子像你一样,脾气那么坏,怎么教都教不好,你要好好管管他。’像这样的言语,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人都是在生气之后才会抱怨,所以抱怨的内容多半听来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连抱怨者本身也一样不愉快。会抱怨,主要是起因于对人事物的不满,但是,世间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并不能让事情如意。

一般人在听到怨言后可能会想:‘我对他这么好,他为什么还不满意?我好心替他处理问题,结果他却反过来抱怨我,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种想法只会让自己越想越气愤。如果能将抱怨视为正常现象,被抱怨的人或许就不会太痛苦;否则别人一抱怨,便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痛苦也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

如果又能换个角度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说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过失,他抱怨得其实很有道理,可以帮助我看清自己的盲点。

更何况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没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有抱怨。虽然别人的烦恼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别人把你当成出气口,负面的情绪透过抱怨而得到舒缓,你也等于帮了他的忙。

其实当不满的情绪出现时,可能是别人的问题,也可能是自己的问题,或是大家都没有问题,只是有人误传了一句话,使得别人口出怨言。遇到这种情形,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为自己着想,并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别人;二、接受别人的抱怨;三、倾听别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所说的‘君子闻过则喜’,不但不要难过,甚至要更欢喜,因为别人愿意向你抱怨,表示对方还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听到抱怨后,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便自筑高墙,对别人的反应不加理会,这样反而会激怒对方,以为你放弃了和他的友好关系,打算绝交。如果到了这个地步,问题就更难化解了。

所以听到抱怨时,要有适当的处理措施,以免又进一步产生误解,而且对于轻重不同的抱怨,处理方法也不同。如果听到的是轻微的抱怨,只要点点头,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为对方只是希望你听到这样的意见而已,不一定要给予任何回应。

至于严重的抱怨,则一定要有所回应与处理,如果是对方误解了,一定要找对方协调、恳谈,让他了解事实真相。如果是对方因为你的作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产生抱怨,则一定要告诉他,你会努力改善与处理;如果处理的结果还是不能让对方满意,也要让他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你的能力在目前的状况下,只能如此,希望对方能够谅解。

如果大家对于抱怨,能用平常心坦然接受,并且妥善处理,就能从中得到成长,而不是伤害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此日不复,寸阴尺宝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圣严法师《心事重重有谁知》

(一)外在的事 现在,先讲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有分别与无分别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

圣严法师《帮忙保平安》

有次我去拜访一位相当有钱的居士,他家门口有保镳站岗...

【佛教词典】净土往生论注解

(书名)二卷,元魏昙鸾撰。注释天亲之净土论。学徒称...

【佛教词典】无上正等正觉

(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新译。法华玄赞二曰:阿...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

【推荐】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金钱是天使也是魔鬼

金钱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取之有道时,落入你口袋里的...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

【佛学漫画】佛家八吉祥的奥秘

佛家八吉祥的奥秘...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

药王菩萨——施予众生良药,救治身心病

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药王菩萨是极乐世界阿...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过别人,这一念魔障就来了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

习惯成自然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