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人处事效仿弥勒菩萨

2012/07/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人处事效仿弥勒菩萨

现代人常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压力太大,我们有没有想到从自己这边行动起来,化解人际关系的冲突?改善与众人的关系?如果有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一位无声的老师。

在寺院的山门、甚至许多商店中,我们会见到中央供奉的一尊菩萨像,他便是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的弥勒菩萨。我们看他那笑咪咪的样子,分明是在告诉我们:「要想人际关系和谐,先要笑脸迎人,不能发脾气,一定要欢欢喜喜。」我们再看弥勒菩萨,他肚皮很大,代表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弥勒菩萨的形象就是教给我们要存平等心、呈喜悦相――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心理都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不要跟任何人计较。

弥勒菩萨有着许多令人敬服的特质,他「豁达大度」的肚量为我们所共知。心胸宽大自然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宽大的心胸,可以转紧张的关系为和缓,可以化怨怼为友。有一回,释迦牟尼佛的一位大弟子被一位婆罗门侮辱,但他对于婆罗门的辱骂只是充耳不闻,未予理会。因为他知道,一个会以辱骂别人来凸显自己的人,在个人的修养和品行上都有问题。婆罗门见到他无端被自己辱骂,不但没有生气,且微笑地答辩,真不愧是圣者,终于自知理亏心虚地离开了。这便是豁达心胸的力量。

弥勒菩萨教我们处人、处事均要大度一些。就拿穿鞋子来说吧,我们买鞋子都知道要多预留一点空间,否则穿久了,会因脚和鞋子磨擦得太厉害,而起水泡,或挤压过度,以致痛苦难忍。人际关系也如此,如果心地豁达,什么都能包容,不与人计较,也一定能营造心情轻松的人际关系。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验,就是盛怒之后,再反省便会发现:「我当时也可以不必那么愤怒的,其实事情也不是那么严重,不知道他(受气者)现在的感受如何?」但当遇到那种使人愤怒的情景时,往往会按捺不住怒火。因此,我们必须透过日常生活不断地磨炼自己,使自己也拥有化解、疏导愤怒的智慧和能力。由于我们不是顿悟的圣者,便只有靠着时时关照自己内心的功夫,使自己臻于能忍辱、能容人的宽怀境界。

我们还应该效法弥勒菩萨笑口常开的个性,并学习他用积极开朗的态度面对一切问题。在这充满自私自利染污、过分宣扬竞争的繁华世界之中,唯有以最自然无争的态度,并处处流露服务他人的意念,才能散发人性至真、至善、至美的光明面。日谚有云:「笑门福来。」如果你想要福气的话,就在每天用真诚的笑容迎人吧!

在与人相处时,多在心里想想弥勒菩萨,多在行为上效仿弥勒菩萨,您会发现另一番和谐、美好的新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

宽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

美国学者房龙,专门写过一本《宽容》。但是不宽容的人...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由于不听闻此法,有一亿菩萨退转菩提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

近贤远愚,不可不慎

世尊在世时,经常带领弟子们游化人间,教化众生。有一...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

星云大师《多少不计较》

亲兄弟,明算帐!人,总有计较的心理;尤其你多我少,...

心量有多大,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推荐】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佛像上面

看到有居士很高兴的说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药师佛像上面了...

【推荐】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

是否每天应多念佛号来调伏烦恼

问: 师父慈悲,在蕅益大师念佛开示那个里面,他好像...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

【佛教词典】疑盖无杂

(术语)真实之信心,无疑心间杂之意。疑为五盖之一。...

【佛教词典】流转

【流转】 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一切因缘和合的有...

地藏占察木轮简要修持规则

凡是想要占察木轮,首先必须熟读《占察善恶业报经》经...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

提起佛号,把瞋恨心降伏下来

当你碰到冤家对头现前的时候,瞋恨心有可能会上来,巴...

八种后悔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事上的八种后悔,劝告...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

错失良机的吴引之

民国时,苏州有位吴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

肉食文化何其残忍

在当今世界肉食文化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素食救地球,是牵强还是科学真相

减缓全球变暖,素食拯救地球 北极的冰盖在加速融化,...

出家人的三衣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

生命是让你来历练的,把今生当真,临终往生就很难了

《楞严经》在看今生,是认为今生的生命,是没头没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