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圣严法师  2010/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骂表达。比如:‘天这么冷,为什么不穿衣服?’‘为何公司这次升迁没有你 ,一定是你程度太差。’结果造成亲子关系日趋疏远,亲子的关系要如何解决呢?

答:父母总希望孩子好,但孩子长大了从学校同学、书本中得到许多知识有自己的判断力、想象力和自主性,不想被父母过度干涉。如果父母还是把子女是为两三岁的小孩子般,非要孩子完全听从自己,一定会有摩擦。

现代父母必须多了解子女,从旁辅导、勉励,和他商量、引导,而非责骂。

比如说小孩英文不好应该说明英文的重要,拿一些英文漫画给他看,激发他的兴趣。如果能采取这种方式和小孩子沟通会好的多,而非动不动就骂:‘不学好、不上进,英文这么差。’这种管教不够慈悲,也不够了解孩子,且伤了孩子的自尊。

传统父母不习惯甜言蜜语,只会命令或责骂,有时明明是要表达关心的,比如关心孩子的饮食,就命令:‘快点把汤喝掉!’要孩子用功,就骂:‘考这么差,一定是你太懒惰!’像这样的责备训话只会增加孩子的反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我们许多信众的小孩,年幼时随父母到寺院来,但升上初中以后,就不想和父母上寺院了。因为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天地、玩伴;有些父母在失望之余,会怪孩子不再听父母的话。

我会劝信众:‘平日应该利用时间与孩子谈谈心情、未来的方向,或是最近学习的困难、心得。利用机会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理解父母的用心,孩子才会想要跟你们在一起。’

当父母要到法鼓山,可以告知孩子:‘到寺院可以让头脑清醒,释放内心的紧张与不舒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大半会听进去,会想随父母来。

有一位信众常责责骂、批评小孩,小孩越来越不听话。他来问我怎么办?我说: ‘你不仅要做父亲,也要做孩子的朋友;孩子有多高,你就站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去了解他。’我认为亲子沟通的方式不是要孩子依你的意见怎么走、怎么做,而是依孩子立场,当小孩的顾问。

当大人的态度改变,孩子也会跟着改变。就让大人先改变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体悟苦谛的小沙弥

在人间,父母、子女亲情难以割舍,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

对母亲再好一点

即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足够高大强壮了,这时候的父母...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

学佛的失独老人很痛苦,应该如何面对

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

皈依会不会有副作用

问: 假如带非常小的孩子皈依,根本不知这小孩以后长成...

赚钱留给儿女好吗

问: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样快五十岁了,他年轻的时...

佛陀所说的孝道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活中能供给...

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态度等都可能会...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圣严法师《信佛学法敬僧》

「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

【佛教词典】无余

(术语)无余残无余蕴也。谓事理之至极也。如无余涅槃...

【佛教词典】十魔

佛学大辞典引华严疏钞云十魔:   一、蕴魔 色等五蕴...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买果子

古时候有位大富长者,家中流行风寒,惟有形似槟榔的庵...

陈海量居士:可许则许

序 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

为什么出家人很少生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

持心如大地

南北朝后魏时代,台山灵鹫寺,每到春天三月,依例举行...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几则打猎致命失误的事例

古今中外,千古不变的规律: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发生错...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