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圣严法师  2014/08/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跑到老板面前报告自己做了什么好事。这跟现实社会的成功术似乎刚好相反,是不是佛教的道理太不切实际了?

所谓「默默努力」,在我看来,这种做事的态度和想法表面上看,好象很好,其实未必。为什么呢?在一个工作团体里,做任何事情都要配合团体的需求,默默努力,意味着这个人根本不跟别人切磋协商,只是闷着头做自己的事。老实说,这种人大家都怕,他在做什么别人不清楚,他做的事到底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想想看,那一个老板会喜欢这种人呢?

有一回,一位信徒带花到寺院里来,也不问人,就自作主张把花摆在佛像前。后来,有人看到佛像前莫名其妙多了一盆花,就把它拿下来放在一旁。过一会儿,供花的人回来了,发现花不见了,又把花摆回去,结果,还是被人给撤下来了。这回他生气了,跑来向我告状。我问他:「如果我不问你的意见,就帮你在脸上化起妆来,你愿不愿意?」他回答:「当然不愿意!」我说:「这就是了!我们的佛前供花有专人负责。你下次带花来,就交给负责的人,让他帮你处理,这不就皆大欢喜了吗?」所以,人常常自以为做的是好事,却一厢情愿,不管人家是否需要,好心也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所以,懂得运用智慧的佛教徒,绝对不会闷着头傻做,也不会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落落寡欢、怨天尤人。有智慧的人,知道怎么用和婉的态度跟旁人沟通协调,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做人群中的润滑剂,巧妙解决人与人的纷争;然后,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的理念,得到别人的认同,集聚众人的力量,来完成一个理想的志业。这样,不但成就了理想,也成就了众人。

常常有人说:「为善不欲人知」,这句话从某些角度来看,也不尽然正确,不妨说:「为善要让天下皆知」,让天下人都知道你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为了拋砖引玉,起带头的作用,激发大众的善心善念,让大家争相跟随仿效。这不是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着想,这是为大众着想,是当仁不让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学会放松,是成功路上关键的一步

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师。刚入行时,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

给自己抹点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

谁改变了董事长

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

天无绝人之路

老和尚问小沙弥: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

圣严法师《为磨练自己而工作》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练,比较缺乏耐心...

圣严法师:忙人的修行方法

有人问我,在忙碌的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来修行? 就...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结恩不结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

圣严法师《地藏菩萨的本誓愿力》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

【佛教词典】荏

(人名)古圣王之名。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圣王名荏。...

【佛教词典】寺门传记补录

凡二十卷。日本庆恩院志晃撰。内容记述日本三井园城寺...

卖的就是良心

刘洪安学的是会计,这个专业听起来不错,找工作却不容...

服务大众,神人共钦

有一个成都的知府,叫张乖崖的,他有一次在梦中经历一...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

三季人的故事

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

时空为何是我们的错觉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学习《复盛机师书》这篇文章时,...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

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能否往生

问: 我们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