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成刚法师  2020/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思维死亡的过患,借以激发修习正法的信心。

以一切众生的重心,都在世间的五欲六尘、声色货利,乃至衣食住用上,未有闲暇的时节因缘,也从来未思考过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所以于此生死泥坑,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乃至没顶,不能透脱。故我佛大慈,巧设方便,令我等念死。借此以启迪我等内心的觉悟,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于生死长夜,迷途知返,走向新生,趣入解脱。

念死首先要思维此世不能久住,死无常的道理。我们应当这样正念观察,即不念死的过患,就在于它是招引今生乃至不可穷尽的未来世一切生死祸患的根源。虽说不能尽,然要欲说之,乃有其六:

第一、不念正法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就不能对今生的死与死后的去处,乃至不可穷尽的未来世,感到可怕,而厌离生死,乐求涅槃,常思出离,放捨现世,修行正法。若如是者,则重心不会转移,依然在此世间五欲六尘、声色货利、衣食住用上,生死长夜何由以彻?是永无出头露日之时也,可不哀哉!

第二、虽念正法而不修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虽然众生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的,然总是未有决定,以为时间还早,习惯于玩留恶习,作这样的思维:我今天不唯未死,且精力还很充沛,身心也很健康。这样看来,不但明天不死,且相当一段时间也不会死的。以死亡的影子,尚渺不可睹,一直到死的时候,还抱有幻想:我今天不死,还欲活下去。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大好时光虚度,修行正法的大事因缘,一拖再拖,永无修行之日,直至最后,是一日也未修行,可不哀哉!

第三、虽修而不净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就不能痛念生死,乐求涅槃。虽修行正法,难免参杂对世间钱财、名闻利养的追求,常为世间利、衰、称、讥、毁、誉、苦、乐八风所动,终成善恶兼造,不离贪嗔,杂染之修,虽行正法,亦不清净,难免过患。昔有人问阿底峡尊者:“只为现世的人,果报如何”?尊者答曰:“果报亦只是那样”。又问:“后世如何”?尊者答曰:“地狱、饿鬼、畜生”。可不哀哉!

第四、修不殷重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修行正法之心就不殷勤庄重,迫切主动,未有动力。以修行是治乱过程,要以修行正法,来不停地治理心上的贪嗔痴等生死惑乱,乃两种心力的较量,互有胜负,久则疲惫,乃至懈退。若如是者,云何透脱迷妄?可不哀哉!

第五、自谋不善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就不能放捨对现世利益的贪著,难免于一切法上,妄立知见,见好见坏,唆发妄情,起诸憎爱,乃至取捨,而现作业,减损佛法,招世讥嫌,恶名流布,自找过咎,可不哀哉!

第六、临终追悔的过患。谓若不念死亡的过患,狂心还要发作,惑乱身口意三业,不能修行正法。待到临终,是无善可凭,神随业走,外加心绪多端,神识溃乱,六根无主,四大坏散,风刀割截,捨报归冥,阎罗殿上,战战兢兢,心生懊悔,以手抓胸,闷绝于地,三界刑罚,六道羁绊,还要重历皆经,可不哀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

现在拥有的只是幻觉而已

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他们告诉我,自己拥有什么什么样...

你想留什么在人间呢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以下的观心无常跟观法无我,偏重在调伏我见的颠倒。就...

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有位...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地球不是只属于人类

世界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应该得到我...

翻翻经书是否等于跟念经一样

问: 我是缅甸华侨,我看经书有的时候不懂,那天有一...

把人生的顺逆因缘,当做成就自己的一种方便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

【佛教词典】玄轨

(术语)玄妙之方规也。往生讲式曰:长夜之明珠,净土...

【佛教词典】决择有四种

【决择有四种】 p0700   集论四卷一页云:云何决择?...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猎人与小鸟

有一群小鸟每天很快乐的飞翔,有个猎人很想捕捉它们,...

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难断除对三界的攀缘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

舍利弗的坚心

一日,佛陀打坐后起而经行,罗睺罗即跟随在佛陀身旁。...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

如何对待仇恨

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 回寺院处理好伤...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

【推荐】十全十美的投资方式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手头有一笔小钱儿,却不知道该...

不要忽略了自己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