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圣严法师  2015/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应、要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可以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念佛,所以绝对是有相。念佛禅则是无相,它不求感应,甚至连这种念头都不要有,即使真的看到佛、莲花、菩萨或是听到声音,也不要执著它、在乎它、留心它,就装作没有看到、没有听到。

某次佛七,有一位菩萨,她说自己每念一句佛号,身上就长出一朵莲花,结果念着念着,浑身都是莲花了。我问她:“你看得到吗?”她说:“我看得清清楚楚。”我又问她:“眼睛是睁着还是闭着?”她说:“睁着!”我就说:“那你再念念看,让我看看莲花。如果其他人也看得见,那是感应、神通,是瑞相,但与解脱不一定有关系;但如果只有自己看得到,那就是心相,是从心里、头脑里出来的。”

念佛时,身体有什么感受或闻到什么味道,是正常的,有时甚至会闻到死尸臭,因为有很多灵界众生都会来这里听闻佛法。此时念佛就好,不要在乎它。假如是瑞相,很好,但是不要执著它,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得瑞相。

过去我们每次打佛七,油灯上都会结出许多舍利花,至今都还供奉着。后来因为好多人在休息或过堂时间都会跑去看有没有结舍利花,是大是小?是什么颜色?而我们不希望用灯花舍利来诱惑人、干扰人,所以就不再点油灯了。其实这没有什么,只要一心念佛,就会有灯花舍利,那只是一种感应。

总之,“念佛禅”是用念佛的方法达成禅修的效果,它的方法其实与佛七相同,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没有其他复杂的方法,这就是一门深入。

时时刻刻想到,现在念的是一句佛号,不要想刚才有没有打妄想,也不要想等一下会如何,这些念头通通不要有,不断地“现在念佛”、“现在念佛”。之前我已经说过,念佛的念上面是“今”,下面是“心”,就是用现在心,现在这个时间的心,不要跑到刚才,也不要跑到未来。既然是来参加念佛禅七,从进入禅修道场开始,就应该把过去及道场之外的一切,还有刚才发生的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全部割舍放下,只有专心念阿弥陀佛。

此外,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念佛禅不是要念到“入定”。“入定”就是自己没有在念佛了,心很安定、很安静,没有杂念妄想,甚至于身体不见了,环境也看不到了。而是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听著大家念佛,渐渐地身体和环境都是一句佛号,没有妄念,只有佛号;即使是与佛号合而为一,还是继续念佛。若兴起“自己究竟是谁”的疑情时,就可以开始参话头,参“念佛的是谁?”。当话头参得没有力量时,回到身体又是身体、环境又是环境时,这时就老老实实地再念佛号。所以,念佛禅以念佛为根本,如果在念佛禅七中,一次话头都没有用上,也没有什么关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不注重福慧资粮的积集可否往生

问: 有些人也深信切愿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资粮的积...

不管定善散善,只要回向都能平等往生

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六种观法。十六种前十三种...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

念佛不辍忽患胃癌,预知时至念佛舍报

邹妙顺,居士华融海之母,无锡后宅镇人。住在上海新闸...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

念佛号时很快就打瞌睡,这是业障吗

问: 师父您好!弟子在打佛七期间,念佛号时如果心里不...

《禅秘要法经》中的念佛方法

有一部经《禅秘要法经》,有一位叫禅难提比丘,他问佛...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想做就做,想丢就丢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时常觉得不安全,有次他请我去他...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

圣严法师:忙人时间最多

在座的居士们,多半是非常忙碌的人,都还能够安排时间...

圣严法师《如何用禅解决问题》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

【佛教词典】自然

(术语)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

【佛教词典】香火因缘

(杂语)古人盟誓。多设香火告神。故佛家谓彼此契合曰...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三灾八难

三灾有「大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

人生的关卡,可大可小。善于处理的人,举重若轻;不善...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

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前面几个月,心情都很平静,诸事比较顺...

「华严九心」说颜回

在佛法的修学中,寻找善知识并如理依止,成为入门一件...

大悲咒的由来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

临终这一念,不是侥幸就能达到的

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