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大安法师  2015/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愿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

生死轮转有两种: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指众生由于有见惑、思惑,业报身一段一段地在三界六道中轮转,也就是轮回。

比如这一期生命活到八十岁,神识离开肉体后,又找另外一个生命的载体,开始业力相应的另一期生命。或转生为人道的生命,或畜生道的生命,或饿鬼道的生命;有时是从人道到畜生道,有时从畜生道上升到天道,有的在天道天福享尽,又投生到地狱道……如此这般错综复杂的轮转,叫分段生死。

“变易生死”是指圣人——阿罗汉以上的修行者——已经断了见思惑,但还有尘沙惑、无明惑等细微的烦恼没有断。这类烦恼也有因地的转移和果上的变迁,叫做变易生死。

要成佛,首先解决分段生死,才能跳出三界六道的轮回;再进一步断尘沙惑和无明惑之烦恼,渐次解决变易生死的问题,直至断尽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才朗然大觉而成佛。

“生死炽然”,两种生死如同炽燃的大火,焚烧众生,尤其是分段生死更为剧烈!菩萨观照众生的生死轮转,就好像快速旋转的火轮,没有一刻的停留。

我们这一期几十年光景的生命,似乎很漫长,但实际上生命流逝的速度非常迅猛,如同石火电光!忉利天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一百年,人的生命在忉利天的天人来看,不到他们的一天,可谓朝生暮死,就像蜉蝣、朝菌。

“苦恼无量”,六道轮回中的生死之苦,我们身处其中的众生可能有时候感知不到,但佛菩萨五眼圆明,看得很清楚。我们今生假如不能把握好自己,不去修行佛法,真正出离生死,来生就很可能会重下三恶道。

阿罗汉证果后有宿命通,当观察到自己无量劫以来,尤其是在地狱里所遭受的苦难时,吓得毛孔里流血,而不是出冷汗。如果佛菩萨慈悲,借宿命通、天眼通给我们观照一下自己在地狱里受苦的情况,你就一定会很恳切地念佛。

现在我们还有偷心,认为不念佛没关系,暂时也没有什么苦恼。如果加上奉行断灭见就更麻烦了,认为死后什么都没有,连受苦难的主体都没有,于是就无所畏惧,肆无忌惮。等到堕入恶道之后才悔之晚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告诫我们——要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每个净业行人都要如救头燃的修行,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发愿往生西方,永脱生死轮转之剧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

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

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

【佛教词典】已具资粮补特伽罗

【已具资粮补特伽罗】 p0230 集论七卷十页云:何等已具...

【佛教词典】因相应法

【因相应法】 p0592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因相应法...

鼓舞别人在逆境中奋起

一群人到山上打猎,其中一个猎人不小心掉进很深的坑洞...

第八识转变的两个关键点

我们再看看无漏的情况。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

禅在当下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叫禅在当下。要讲这个题目,首先我想...

人起颠倒的时候,福报也救不了你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

星云大师《如何解决你我他之间的纷争》

世间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尤其有我有你再加...

一条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800年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信愿行三者要互渗具足,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 答:依一心说信...

佛法与外道的区别在哪

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

可以败给他人,但要战胜自己

恨是毒汁,不仅毒人,更会毒己。 因为恨,少年时,也曾...

九八年显通寺打千僧斋,那天那个真是罗汉

我们现在在社会上,碰到这些人,你就要以这样来恭敬他...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