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下「自我」的幻觉

圣严法师  2015/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在,就转而把灵魂当成“我”。但是,狗有狗的灵魂、猫有猫的灵魂,人也有人的灵魂,即使是人的灵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别。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轮回之中,灵魂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只要灵魂一变化,“我”也就会跟着变化。因此,佛法虽肯定身体、灵魂的存在,但它们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称为“我”。

第一次接触“无我”观念的人,大都会感到害怕,其实“无我”才是对自我真正的肯定。让我们仔细想想,“我”究竟是什么?是心?是身?还是身心之外所拥有的事物?所谓的思想、财产、名誉、价值判断等,就是“我”吗?或者只是“我的”罢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圣严”,但是在台湾,就有五个名叫“圣严”的出家人,所以将来如果有人提到“圣严法师”,究竟指的是谁?还有,我曾经在大英历史博物馆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经卷,里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师与我同名,巧合的是,这位法师也姓张,和我俗家的姓一样,也叫做“张圣严”。由此可见,历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并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体不是我、我的名誉不是我,其它与我有关的一切也都不是我。因此,现在一般人所讲的“我”,都是虚幻的我,并不是真实的。

但是一般人还是很怕无我的观念,因为一讲到无我,就觉得自己的价值、立场、目标、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跟着我打禅七,在打坐状况非常好的时候却要求回家。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觉得这个世界愈来愈空虚、不重要。但是这样不行,我还有一个太太,我怕我一开悟,进入‘无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没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于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帮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开悟了。于是我告诉他:“你好愚痴啊!成了佛、开了悟的人,虽然没有自私自利的我,却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扩大成无限、广大的我,不仅可以帮助自己的太太,还能救度更多众生。”

佛教认为,一切有形、无形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不停地变换着,生活在这个变动不已的幻境当中,我们常常为自己编织苦恼的生死之网而毫不自觉。明白“无我”的道理,就可以帮助我们练习放下自我的幻觉,积极修行菩萨道。

虽然众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称,但是在其它佛经里,如来也常说:“我是佛”、“我在说法”、“我在度众生”,这些都是“假名我”,是为了让众生了解佛所说的法,才必须有个指称的对象。事实上,佛的“我”就是“无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无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发挥绝对正面的影响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狐狸傲慢的启示

我今天我再讲一个故事听听。这个故事是这样,有一个书...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

「我见」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见就是我们凡夫种种的知见,当然以我见为根本。这...

二鬼争尸

曾有人远行时,独自夜宿在一空房子。半夜有鬼肩扛着死...

「人无我」与「法无我」

一切法无我,我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切法。...

生死由妄想所变现,而妄本无因

妄本无因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自心取自心」,第一个自心是六根的明了性叫自心。去...

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开示,他说:宇宙无非旅...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智慧与福报

一、福慧双修 一般人拜佛都想祈求福报,但是有福报却不...

如何提升人品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才需要,在古代的社...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

【佛教词典】柯罗夜叉

(异类)孔雀王咒经上曰:柯罗,梁云黑。...

【佛教词典】上间

指禅院之上位。人面向堂时,以己身之右为上间,法堂、...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福报的陷阱--用攀缘心

我们一般人在造善的时候,内心隐藏了恶法在里面活动,...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是谁在流转三界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

不要用无益的苦行来破坏你的色身

我们看修禅定的人,刚开始修禅定是散乱心,欲界的境界...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只一念间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

亲近贤人之要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