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助念的方式

圣严法师  2015/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助念的方式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帮忙助念,那是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加持以及助念者的功德力量相扶助所共同产生的功效。助念的方式可分成两个段落:

第一、对神智清楚者,应先说法安慰,劝导一心念佛,由出家的法师或助念团领众的居士来说。内容为:“某某居士,现在请你什么也不要想,清楚地听几句佛法。佛说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必然的现象。所以,生不一定可喜,死也不一定可怕。离开人间后,若能够往生西方佛国,最最幸福。现在,用你一生中所做一切善事的功德求生佛国,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还不该往生,阿弥陀佛是大医王,他会使你马上恢复健康的。现在大众来为你助念,你能念,就小声地跟着我们念,不能念的话,就听着我们念的佛号,心里跟着默念。什么都不要想了,一心祈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往生佛国净土的七宝莲池。”

同时,要劝告其家属,助念时不要向病人嘘寒问暖,或让亲友摸头触脚,如果方便的话,家属最好随着我们一起念佛。假如其家属根本不相信三宝,不同意我们助念,则不必强求留下,当即刻离去,只有在心中为其助念。另外,当助念者进入病危者的家里,千万不可检视其衣物,或东张西望,或任意闯入其他房间。如此则万一他们家里丢失东西,我们也惹不上嫌疑了。所以一进病家的门,供妥佛像,就开始说法助念。

第二、如果病危者已经神智不清了,我们仍然要为他开示佛法。所谓神智不清可分两种:一是身体虽不能动、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但心里还是清清楚楚,耳朵可能还听得见,所以还是当他是神智清楚的人,可以对他作简短的开示。二是已经断气了,但你不要失望地说:“他已经去了,我们走吧。”既然来了,我们还是要说法及助念。

人断气以后,有三种可能:一是造大恶业的人,一死以后,马上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途。二是净业深厚的人死后往生净土,禅定功夫深厚的人死后往生禅定天,又善业力量强的人则往生人间及欲天。三是随各人的业力,等待因缘而生于三界中的六道。死后与生前的过渡阶段,称为中有身或中阴身。但是,有的人虽已断气,生理上已经死亡,他的神识却可能认为自己仍然活着,或仍守住遗体而没有离开。

因此,人死之后十二小时内,不要移动死者的身体;最好不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埋葬或火化,能在一星期之后则更好。在遗体还没有全部冰冷、还有些温热的情况下,不要去摸触、移动或抚摸痛哭,因为这样可能会扰乱亡者的神识。因此我们到达丧家以后,最好能立刻开始念佛。再者,亡者即使已于死后立即下堕、转生或往生,助念仍然有益于亡者的超生、增福及莲品高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有两种念佛人最老实

念佛的生命,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需要法义的学习作为...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各种葬礼的方式

鸟葬 葬礼依各地习俗、信仰各有不同,约而言之有四,即...

智者大师与净土法门

智者大师,名智顗,字德安,姓陈,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推荐】天竺十四祖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历史上,大成就者数不胜数。但是今天我们要说...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圣严法师《话梦人生》

古代中国曾有一则做梦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轻人,在赴京...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

【佛教词典】竺法护

梵名 Dharmaraksa。又称支法护。西晋译经僧。音译作昙...

【佛教词典】有余罪

【有余罪】 p0541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五罪聚中,除...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黄龙慧开禅师有一首诗偈,广为流传。偈云:春有百花秋...

印顺法师:修学观音大悲法

观世音菩萨手执净瓶与杨枝,以瓶中的甘露水遍洒人间。...

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传奇一生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

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

【推荐】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在职场上,难免遇到因为行事风格不同、立场有异,而有...

肉食文化何其残忍

在当今世界肉食文化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

发愿为先——愿立则道业可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信、愿、行。信的内容:信...

修行时常常会面临的两个问题

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

身处逆境时,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恳切,制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