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圣严法师  2017/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是人;所以杀人犯罪,而自杀既不慈悲也无智慧,也是有罪。

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以自杀来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呢?因为当一个人在面对极度恐惧、无奈、厌倦之时,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对命运没有把握,看不到自己的将来;或者已预见未来将有大祸临头,觉得既然已无希望,生不如死,便会选择走上自杀的绝路。看似被迫走上绝路,其实是不愿意承担生命中应尽的责任。

殊不知,即使是一个最卑微的人,他的生命也有崇高的价值与份内的职责。除非意外死亡,或是自然死亡,否则只要活着,就有功能、就有责任。即使是绝症病患的生命,仍旧有其功能和责任,可以有念佛的功能、随喜赞叹好人好事的功能;也有接受病痛的责任,面对生命这个事实的责任。因此只要有一口气在,身而为人的功能就存在、身而为人的责任就存在,岂可轻言自杀。

我曾经认识一位重病久卧在床的老太太,她的女儿很孝顺,每天都去医院探望她、陪伴她。经年累月,老太太的病况既没有恶化,也没有好转,对女儿如此辛苦的照料,很过意不去,她觉得自己如此活着,只是增加女儿的负累,不如早早结束生命。有一回我去探望她,告诉她:‘念佛的功德可以消除一切障碍,仰仗佛力,恶业亦可以化解,但也不必期望死亡,人只要活着,就有他的功能和价值。’老太太回答我说:‘我活在世上,对我女儿来说,只是一块绊脚石,她每天都来探望我,我已亏欠她太多了,我想早一点死。’女儿在一旁噙着眼泪说:‘我只有一个妈妈,你活着的时候,我还有妈妈,为了我,你一定要努力活下去。’这时老太太豁然开窍,原来她发现自己活着还是有价值的,之后就听从我的劝告,开始念佛了。

又有一回,我遇到一位服毒自杀而被救活的先生,自杀的念头依旧在他脑海里盘旋。我告诉他:‘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选择以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这是逃避现实,在未来世,还是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即使今生现世,我们也是为了还债而来,逃债的结果仍将被追讨,甚至必须付出加倍的利息;但是,我们可以转变观念,把还债的态度转为“还愿”。也就是说,吃苦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那么,既对我们亏欠的人有所交代,也会使自己更有尊严,即使必须因此多吃一点苦头,为了利人又能为自己培福,日子就会好过得多了。’

我又告诉他:‘无债一身轻,选择自杀的人,债尚未还清。因此不可能就此解脱,甚至在死亡之后,自杀当时的情景与苦痛仍会不断上演,因为在我们的心识里,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即使超度,最好是在活着的时候多修行,自己超度自己,否则自杀死后,盼望亲友做功德超度,力量是有限的。’听完我这一席话之后,他便决定好好活下来了。

倘使大家发现周遭的人有自杀的倾向,就可以用这种观念来告诉他。只不过多半有自杀念头的人,旁人不易察觉,因此,最好每个人都能在平时就建立起三世因果的生命观,珍惜生命,努力发挥自己这一生的价值。佛说人身难得,若不积功累德,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曾为浪子偏怜客

在我们教内每一位信众可能对《安士全书》都不陌生了,...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一碗饭与一念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

还是做胆小鬼最易

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间,忽见一少年站立山崖,似...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圣严法师《面对问题才能走出忧郁》

常常听到很多人说压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纾解,而忧郁症...

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个父亲因长期失业,家庭压力过大,情绪失控,用滚烫...

谈年轻人的创业

受到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观念的影响,很多年...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灵环保

除了少数的人,恐怕连环保这个名词与观念,都还没有建...

【佛教词典】空中泪下

(杂语)翻译名义集曰:阿含说舍利弗涅槃时,无色界天...

【佛教词典】执师子国

(地名)梵云僧伽罗Si?hala,译曰执师子。今之锡兰岛也...

古人最初发心,真为生死大事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

达摩大师:禅观七门

问曰:何名禅定? 答曰:禅为乱心不起,无动无念为禅定...

人要为众生而活

一般学佛的人常常思考:要怎样才能解脱生死?而我倒是...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遍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

妄想就像工画师,画你来生的相貌

我们上一堂课强调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是为什么我们会...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

圣严法师: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所谓「欲乐」,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暂的快乐感受。然...

贫穷人知因果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

彭鑫博士:认为SY无害于健康的误区

传统西医认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核酸、葡萄糖...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