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圣严法师  2019/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再度发生的参考。

发生暴力事件,有时候是自己有问题。当对方和你说理时,怎样都讲不通,对方急了、气了,找不到方法,只好把你揍一顿。反正你是个牛,对方和你讲理像在对牛弹琴,最后只好用鞭的了;当你被打痛了,自然会讨饶、服从。这种人被打,是因为自己性格固执、讲话太尖锐,所以招来一顿打。

有时候并不是双方起冲突,而是对方心里不平衡,想找一个对象来发泄一下。

不论是什么情况,动手打人都是不对的,被打的一方应该先分析出原因,然后加以预防。至于如何预防呢?

有些人在发生暴力事件之后,一味地隐忍,能忍的至少在当时会没有事。可是,你越忍,对方越认为自己有理,好象忍让的这方理亏,因此越得寸进尺,下次施暴更加强烈。

所以,暴力事件一旦发生,待施暴的一方心平气和后,坦诚地和他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打只是一时发泄怨气,解决不了问题,在打过人之后,内在的问题仍然存在。双方恳谈一下,找出下次再碰到相同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如果两个人恳谈,谈不拢,那就找第三个人出来担任和事佬。

和事佬必须是两个人都信得过的人,然后对两人晓以大义,千万要以家庭为重,万一闹进警察局、告到法院去,问题就很麻烦了;即使破镜重圆,镜子还是破了,不可能再完好如初。

假如对簿公堂,本来是骨肉至亲,最后却形同陌路,实在太不划算。

家庭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摩擦,但动手打人非常不好,会把亲情、情分都打掉。如果是挨打的一方,也应自我检讨,然后再找对方恳谈,或请信得过的亲戚朋友出面协助解决,千万不要一气之下就闹进派出所、告进法院,把事情弄得很僵,很难挽回。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何必呢?

圣严法师《法鼓钟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时代变迁,现代社会不但男女工作机会平等,交友机...

吉祥人生的四个道德实践

讲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实践,这就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自己身...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

夫妻感情和美是怎么修来的

言色相和,无相违戾。这是佛教导我们,夫妇之间精神生...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推荐】佛教戒律为何教人「不歌舞倡伎」

歌舞倡伎,是娱乐,以世间法来说,人之对于娱乐,是不...

卧时即有,坐时即无

问: 有和尚问石霜庆诸禅师:听说佛性像虚空,这对不...

圣严法师《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佛教词典】出期

即出离生死苦海之期限。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

【佛教词典】果上名号

(杂名)与因位愿行相应而为证得果上之如来时,以其功...

文殊度屠夫

有一次,文殊菩萨示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用一颗简单的心来放生

在蓝蓝的天空中,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无忧无虑地唱歌...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病人将终之时,是为其开示还是念佛

问: 如何正确理解《临终三大要》中提到的病人将终之...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随时随地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

闲来无事,网上漫步,看见一则小故事让我感动不已。一...

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