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圣严法师  2010/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存在。大部分的人会认为刚硬的东西一定很坚固,其实刚硬的东西往往最脆弱,即使像金刚钻这般坚硬的物件,也可以用切割钻石的工具将之毁损。所以,最坚硬的通常是最脆弱的,最柔软的反而可能是最坚强的。

因此,真正想要降服敌人、敌国,要凭的不是武器,也不是战争,而是用和谈的方式沟通,进而以德服人。因为武力只是一时的吓阻作用,并不是常保和平的方法,也绝非真正解决纷争之道,道德感化的力量才是最强、最深刻的。

这种柔软的坚强,就像“大地”一样。大地平时很柔软地承载万物,却也是万物最坚强的凭借;就像温柔的女性一样,为了保护她的子女,在非常时刻,也会变得很坚强。所以人们常藉大地来歌颂母亲,柔软也成为为女性的代名词。

一般人认为女性是温柔的、柔和的,而男性应该是刚强的,但是,难道男性就不需要柔软的态度吗?其实,女性过分柔软会变成柔弱,而男性刚强中应该带有柔性,如果不够柔软,便不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以往的中国人强调大男人主义,男人的形象总是比较刚强、威猛,但是从古往今来的例子来看,大丈夫一定是非常柔软、坚强的,不只是刚强而已。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能伸是大丈夫的特质,小人物因为姿态不够柔软,往往只能伸、不能屈。所以,真正的大丈夫,都是能够忍受一时的屈辱,例如,韩信禁得起胯下之辱;越王勾践忍辱偷生、卧薪尝胆,终于成就了大事。他们的表现,是柔软而不是柔弱,是坚强而不是刚强,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成就大事,就必须具备柔软温和的坚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这种柔软的坚强呢?那就是,待人要宽容、温和,纵然别人用尖锐刻薄的态度对待你,也不要想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要能暂时忍住、包容下来,但也不会因此而被击倒、打败,或是心怀怨恨,而能善尽自己一切的努力,等待因缘转变,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对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若你那么想,改变它!稳定...

依四圣谛来发心

首先来看 依苦谛发心 。这是要用圆教的智慧来观照三界...

圣严法师《认识自己才能有所成长》

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

问: 怎样才算不盲修瞎练?感恩法师 宏海法师答: 第...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

六祖为在家人修行说了一个《无相颂》,并且说,在家人...

为何要强调专修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

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

【佛教词典】十身

身,为梵语 kāya 之意译,音译迦耶。指佛、菩萨之十种...

【佛教词典】佛为黄竹园老说经

全一卷。南朝刘宋时代译。译者佚名。又作佛为黄竹园老...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

布施满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

星云大师《开源节流》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那就是「开源...

楞严咒是每个佛弟子必诵之咒

楞严咒被称为佛经咒中之王,虔诚称念,功效感应殊胜。...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罗汉的含义

我们常说的罗汉实为阿罗汉的简称。为声闻四果之一,如...

度过人生种种难关,要做到这四点

在寺院日常接待事务中,应酬最多的恐怕就是世人的种种...

五种佛教的莲花

《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华有香、净、柔软、可爱...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

宽容可以消弭仇恨

古代有个故事: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吵架,说:三八...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