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为何要皈依三宝

圣严法师  2011/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已曾受过三皈的仪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自也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

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最初进小学,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等第,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无暇皈依三宝之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不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国民小学就读。如要再进一步,就要讲求资质的拣择了。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他们的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之中流出,但是法宝的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如果讲到制度或规式,信佛而不皈依三宝,等同一个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国人,跑到中国居住下来,并不申请变更其原有国籍的登记,便自称为他是中国的国民,他或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他终究不是中国人,他可以尽其中国国民的义务,但终不能享受中国国民的权益。同样的,一个不受皈依而又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他虽或可得到一些佛法的好处,但终不能获得身分上的印证。这不是多余的执著,乃是必须的手续。故在佛经中说,世人虽然行善,终不能灭除先世的恶业,若能受了三皈依戒,便能灭除先世的恶业。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著,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已先受了三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如说,不受三皈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礼僧宝,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家,强予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善果,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事。否则,既然信奉三宝,何不皈依三宝呢?

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著观望的态度,他们把皈依的意义,看同男女之间的婚姻一样,未到有了相当的认识之时,不敢贸然婚嫁,否则,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兴趣不投,难免造成终身的痛苦!其实,皈依三宝、男女间的婚姻问题,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两回事。比如我们要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的好处,是在承受老师的所学与所长,老师也是承受于老师的老师,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于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是学了一种技艺之后,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期间,感到与自己的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辍学;学成之后,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于皈依三宝,也与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佛法,应从皈依三宝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打妄想。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道,但如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者,皈依之后,是许可去信其它宗教,或者不再信任何宗教;而难得的是出离佛门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仍然永远开著,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

因此,我要奉劝一切的世人,都来皈依三宝,无论你已信了佛教,或者准备来信佛教,或者站在佛教的门外观望,乃至你已是一个其它宗教的信徒。不妨请你暂时放下你的成见或原有的信仰,试著来皈依三宝,你将必能得到实益,并也不会失去你的自由。如真的皈依三宝之后,除非有魔障遮心,否则是不会退出三宝之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没有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可以吗

问: 有的人没有请法师作证明,在佛像前自行归依,而...

有哪些念头会失去三皈依体呢

问: 我们有哪些念头就失去三皈依了呢?失去三皈依后,...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受过三皈五戒的居士可以拜神吗

问: 我们潮汕人,每年年末家家都要拜天公及帝释天神,...

天人受三皈免堕癞子猪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

信解和胜解的区别,怎样对佛号产生胜解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真正的善知识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圣严法师:日新又新

曾有人问我说:「习禅已经十多年,总觉得没有什么进步...

圣严法师: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

圣严法师: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

人人都有愿望,但不一定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愿望会落...

圣严法师《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

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

【佛教词典】波罗夷四喻

(名数)佛就比丘波罗夷特说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

【佛教词典】大导师

(一)巴利语 mahānāyaka。音译为摩诃那耶迦。佛菩萨之...

这就是学佛和不学佛的不同

我们如果这一生,单单只有这一生,如果没有未来的话,...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原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

「孝子」是「孝顺孩子」

前一阵子,慈济医院的志工说了一个让人非常感慨的个案...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

心态好,运气就好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梦参老和尚舍利照片及分拣情况

2017年12月03日于五台山举行上梦下参长老荼毗法会。次...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

如何理解「鬼怕恶人」

我们出家人没有特殊因缘,也不会去招惹,人一说你就去...

阿那邠祁长者投生天道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阿那邠祁长...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

故乡一别久经秋,切切归心不暂留。我念弥陀佛念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