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2011/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令许多的人郁郁寡欢,甚至愁眉不展。其实,不管怎么样的生活,我们都无法回避,就必须去面对它、解决它,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系数中心叫做“乐观系数”或“悲观系数”,这种系数的力量占实际现象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乐观的心,他比平常会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开心的事,反之如果一个人心情“郁闷”,也会比平常人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痛苦的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以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呢?

要有欢喜心一则不要太执著,对自己的习性要常放下。父辈们常教导我们“无鱼,虾也好”,“这溪无鱼,别溪钓”。一个人如果老是放不下,一脚在门槛里,一脚在门槛外,或者抓着一只鸟捏紧怕它死了,松了又怕它飞走,那么日子就会很难过,就会像“裁缝师傅穿着破衣服,木匠师傅没有板凳坐”那样悲哀。

佛经里有一则故事:有一个穷人,他到朋友家拜访朋友家很有钱,在招待穷人吃喝完毕之后,又趁他休息时在他的衣服里面缝进去很多珠宝送给他,但是穷人一觉醒来后就走了,没有向朋友告别,因此也并不知道衣服里面有很多珠宝。穷人继续过着穷困的日子,依然像个乞丐样到处流浪。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又遇到他的朋友,朋友告诉他在他的衣服里面缝有很多珠宝,穷人才恍然大悟。

那些放不下的人,也是明明很富有,却过着像乞丐样的生活,这就像佛经故事里那个不知道自己衣服里面装有很多珠宝的穷人一样。

要有欢喜心,二则是要常有感恩的心,常常把自己的快乐幸福与别人一起分享,就像过去禅宗的祖师大德们一样。

如龙潭崇信禅师,他未出家前在道悟禅师的寺院旁边摆了一个小摊,靠卖饼为生。道悟禅师见他生活十分艰苦就把寺中的一间小屋让出来给他住,崇信为了表示自己对道悟禅师的感谢,就每天送十个饼给禅师。每当崇信把十个饼送给禅师的时候,禅师总是非常高兴地收下,然后等崇信回去的时候又从十个饼中取出一个还给崇信。这样的情况直持续了两年。后来,崇信终于忍耐不住地问道悟禅师:“我既然真心的把饼送给了你,为什么还要每天还给我一个呢?”禅师说: “你能每天送我十个饼,为什么我不能每天送你一个饼呢?我这也是在感谢你呀!”崇信心中顿时大悟。

这正如古语所说:“互相分食,就会有剩余,互相抢食,就会吃不够。”“不要想所有的钱都个人赚,大家都有钱赚,才不会穷。”“吃人一斤,还人四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食果子,拜树头,食米饭,敬锄头。”

在生命的过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很正常的,没有一个人会一生都如意美满,重要的是不要使那不如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导,而应该让其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动力,以坎坷来增长我们的智慧,常养我们的悲心,如此,我们就能获得生命真正快乐的源泉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出离心与大悲心,结合起来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

用温柔优雅的态度来生活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棵葡萄树今年结了不少葡萄,...

珍惜自己的人生与福报

做回人不容易。因为在六道轮回当中,我们看到,猪马牛...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

以真空妙有来调伏内心,这才是真正的阿练若

在唯识的教法当中,把胜义的道理分成四种: 第一个,世...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为何法供养功德最大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答:...

肠胃的「四敌五友」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佛教词典】脚跟

禅林用语。即脚之后跟;于禅林,常转指本来自我。盖脚...

【佛教词典】尼依大僧自恣法

子题:剿了知法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自恣法。四分,...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单调呢

问: 我们寺院想成立助念团,但《印光法师嘉言录》讲...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

临终的智者大师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

对于善法不要得少为足

菩萨面对一切的善法,必须如贫得宝想,无有厌足,多多...

行善易命,邪淫丢官,都是如此迅速

有位福寿双全的老先生,少年时极其贫困,常常几天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