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卸除心防,从转化烦恼开始

圣严法师  2011/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代房屋的铁窗与围墙愈筑愈高、愈做愈牢;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也跟着愈筑愈高。所谓的心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致彼此不能坦诚相待,这都是由每个人自己心中的烦恼所引起的。

其实不只现代人如此,过去的人也一样。路不拾遗的时代,在历史上很少出现过;人与人之间彼此以爱相待、以诚相交的时代也不多,尤其一旦遇上乱世,为了防范他人突然来犯,大家更是会把自己的心保持在封闭的状态,更是会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究竟要防些什么呢?如果防的是贼,那么贼从哪里来?谁又是贼呢?其实贼的意思就是会侵犯你、让你蒙受损失的人,但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存在,或许连家里的兄弟姊妹都有可能是贼,根本防不胜防;而且为了防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定会愈来愈远。

之所以会把别人当作贼来看,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不仅害怕自己受伤害,也不愿意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这是一种自私的态度,也是烦恼滋生的根源。所以,要把这一道道的心墙拆除、把内在的心贼消弭,让彼此坦诚相待,就必须从消除自己的烦恼着手。

佛法中有五个关于烦恼的名词:贪、瞋、痴、慢、疑,也就是贪欲、瞋恨、愚痴、骄傲及怀疑。如果能少一分贪欲,就能多一分慈悲心;少一分瞋恨,就能多一分宽谅心;少一分愚痴,就能多一分智慧心;少一分骄傲,就能多一分谦虚心;少一分怀疑,就能多一分对别人的信任。

倘若能把这五种烦恼心转化为慈悲、智慧的心,心中所设想的贼自然无所遁形,也就可以拆掉心墙、卸除心防。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默契、形成共识,既不用担心自己会遭受排斥、受欺压,当然也不需要防贼了。

我常说:「人人都是好人,没有坏人。」但是要对所有人都完全不设防是很困难的,因为要和陌生人产生默契并不容易,而且有时候好人也会做坏事。不过,如果你无时无刻都在防着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处处防着你,彼此之间的隔阂就会愈来愈深,所以,防人之心固然要有,但不必把所有人都当作坏人看待,只要用诚恳、亲切的态度,以人的本质来对待每个人,把每个人基本上都视为好人,就能和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不过,即使自己不对别人设防,别人可能还是会拒你于千里之外,此时心里不要记恨对方拒绝你,应该想到对方可能是受过太多伤害,因为害怕再度受伤,才会和你保持距离;所以要谅解他,因为他很值得同情,也需要你对他付出关怀。如果能像这样多为别人着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就不会感到那么恐惧、害怕了。

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生活在平安、愉快的环境里,就要转化心中的五种烦恼心,多和外界接触,广结善缘;人际互动间只要懂得尊重别人,并付出关怀、谅解和慈悲,自己的心防就不会太过严备,人与人之间也不会日渐疏远,如此就能与人建立起真诚的友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断烦恼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

佛号要念出一个味道来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

把烦恼送给他

有一对年轻夫妇同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虽然待遇不高,但...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圣严法师:把最难放下的东西放下

圣严法师是台湾法鼓山创办人,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

圣严法师《永怀成就众生的弘愿》

我们悦众菩萨就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讲...

【佛教词典】故出不净戒僧重尼轻

亦名:漏失戒僧重尼轻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言漏失者...

【佛教词典】行相

【行相】 p0604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行相者:当...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推荐】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增长福报

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你必须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弥陀...

对身穿袈裟的出家人起恶心,等于向诸佛起恶心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时,提婆达多怀有恶心,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