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快乐有很多层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乐」,是一种刺激、发泄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满足眼睛的享受、听音乐以满足耳朵的享受,或是大吃一顿以满足口腹之欲等,都是透过身体的官能所产生的快乐,是在刺激感官以后,心中出现的陶陶然、非常享受的感觉。

但是这种快乐只不过是短暂的麻醉而已,并不是全然的放松。以喝酒为例,黄汤下肚时的确很快乐,但是喝醉以后的痛苦却难以言喻,尤其第二天宿醉的折磨就更难受了。所以,刺激身体官能所产生的快乐都会有后遗症,而且刺激的强度还必须随着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地提高,永远不可能满足。

在欲乐之中,除了几种感官的刺激以外,还有一种是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人生在世,并不只是为了满足官能的享受,内心成就感的享受,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例如,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会带来内心的快乐;或是读书读得非常开心,忽然心有所体悟,也让人感到很快乐;又或者本来不会的技艺,突然之间学会了,而且还博得他人的欣赏、赞叹时,都会让人觉得很高兴、很有成就感。但是这种快乐也很有限,短暂的快乐消失之后,马上又会感到不满足,而且一旦满足到了骄傲的地步,痛苦就会随之而来。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境界是永远追求不完的,当自己的成就到达某一层次以后,还是要继续不断地往上爬。但人的生命毕竟有其终点,到最后根本不可能再突破时,只好对自己喊停,此时会有一种失落感。因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了,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不禁怀疑自己一直向前冲究竟是为了什么?此时如果没有宗教信仰的引导,难免会茫茫然,感叹着说:「真不知为谁辛苦为谁忙!」其实,追求成就感的满足和快乐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它是促使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一直不断往上、往前进步的动力。一般人如果没有成就感做为生命的动力,就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但矛盾的是,千辛万苦地追求成就,却发现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这是因为普通人的心不断地在动,不是心猿意马,就是三心二意、心不由己,总是无法掌控自己。在这种情形下,连自己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乐?还是苦?但这种不明苦乐的焦灼本身就是苦。因此,一般人在感到无聊时,往往需要找其他人谈话、聊天,或者是看小说、看报纸、听音乐,找些娱乐来消遣自己、消磨时光,让自己的注意力有所寄托,否则就不知道该把心放在哪里?

修习禅定能让我们的心念集中、统一,而得到失却身体负担的定乐,能够免除享受欲乐所带来的后遗症。在定中的人心无所寄,如果一定要说有所寄的话,也是寄于「一念心」上。因为寄于一念心上,所以心能够安定下来,内心世界非常稳定,根本不需要再向外求取寄托,就不会再受外在环境所动摇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

痛苦不是我们的全部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

快乐的十大法则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甚么是快乐,可能...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圣严法师《禅宗的顿渐法门》

我今天来讲什么是禅宗的法门?禅宗有所谓顿和渐两种法...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

圣严法师《何谓解脱》

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

【佛教词典】遍计所执自性无量差别

【遍计所执自性无量差别】 p1126 瑜伽七十四卷三页云:...

【佛教词典】三无漏学

上来戒定慧三学,总称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为如来立...

净业三福的施设不是目的

这个三福给大家念一下,这段经文非常重要。佛说: 欲生...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

做财富真正的主人

这是一个以商业为主流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财富...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父母谢世,归心佛乘 李士谦,字子约,出身赵郡李氏,平...

慈悲与爱

很多人只知道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哪知道佛陀曾示...

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

改掉贡高我慢的习气

我们要随时观照自己,检视是否有贡高、我慢的习气,如...

【推荐】修行千万不要包装打广告

现在人都喜欢用术,商业就靠打广告。术是天道最忌讳的...

舍利弗-智能第一

诞生的前后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正念不足,内心就会生起邪念

世间上有邪与正两种力量,若邪不胜正,为什么我们内心...

再穷的人也能因布施而得福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