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终日寻春不见春

圣严法师  2012/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本句出自一首禅诗,相传为唐朝无尽藏比丘尼所作。

禅宗看起来很玄。寻春怎么会找不到呢?春天的郊野,到处是春意。风是春天的风,水是春天的水,草木花朵都是春。人的脸孔带著春天的喜悦,百鸟唱出春天的歌曲,曲中尽是春天的感情。要寻春根本不难!

此处是一个比喻。已经身在春天之中,而且四季常春,你还要找春天?到哪儿去找呢?也就是说,若只知道春天这个名词而不知道春天是什么,即使身在春天也不认识春,无怪乎永远找不到春天了。诗句的本意是不要去追求智慧;当你一无所求,那就是智慧,心中若有所求、有所寻觅,就是一种牵挂,即使找到了也不可靠。

春天是什么?鸟语花香山明水秀是春天,可是,它会永远存在吗?不能!它瞬息万变。当你感受到有那个东西,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春,春天就即刻离开了。也就是说,如果心有所执著,即使你真正见到春天,也会失去它。

换个角度看,许多人追求幸福美满。什么叫幸福?什么叫美满?心中知足就有幸福,待人恳切就是美满。如果向他人要求幸福,向环境追求美满,那永远找不到。他人给的幸福你不会满足的。如果只得到一点点,你希望得到更多;别人不让你得到,你会无比痛苦;一旦得到了,又担心失去。所以,对幸福的需求,永远不可能真正满足,因为那是别人给你的。如果心中有一个观念:「得多得少都知足。能得多少就得多少,不能得到也就罢了。不是不要,但如果要不到,何必一定要?而即使得到,也可能会失去,何必担心?能不失去最好,如果非失去不可,担心也没有用。」这么一想,就会经常感觉在幸福之中。

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自己要求的少而付出的多,不但自己对自己会满意,他人也会有若干回馈,这就是美满。即使付出很多而未得到任何回馈,也会觉得美满,因为于心无愧。用这种心态来对待家庭、朋友、社会,则可以时时刻刻都在幸福和美满之中。如果不能实践这种生活体验,那的确是寻春不见春,纵然身在春天也看不到春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

道无可修,法无可问,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禅堂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观心,能观心即是上定,若不...

圣严法师《话头是什么?》

话头禅的修行,是以一句话头来达成下列目的:第一、话...

安心,就这么简单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

真正的自己

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

不被一切现象所约束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

圣严法师《方向感》

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这几年所积极提倡的一个观念,我...

在苦中而不以为苦,是真正的灭苦

佛教所说的灭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在自己灭苦...

圣严法师《心自在和身自在》

什么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

【佛教词典】二不定戒亦最初不犯

行宗记释云:“今解中,初句立定。五下,申所以,初引...

【佛教词典】四戒

即四种防非止恶之律仪。有数种说法:(一)指比丘之杀、...

社交场合所忌讳的27个习惯

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

星云大师《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第一篇 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 壹前言 佛陀将宇宙万...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萨示现的吗

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后,一切八部...

肾水不足的人,脾气通常都比较大

肾水不足的人,火气就容易上炎,心里烦躁,脾气通常都...

用五色豆来补五脏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三草二木喻

佛陀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无二。正觉法雨普润众生,...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

佛的八十种好

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 (1) 指爪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