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星云大师  2012/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忽略了关怀临终者的身心状况。因此,如何使临终者获得良好的身心照顾,是死亡的尊严,也是「生权」的重要课题。

临终关怀的主要目的,在使临终者面对人生最后阶段,能认识死亡并接受死亡,心中不生忧怖苦恼,进而安然面对死亡,并不一定要以延长寿命或苟延残喘为目标。临终关怀同时也给予家属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他们度过此一生离死别的时刻。因此,佛法对临终的常识,成为临终者与家属双方最佳的心灵救护。

佛教最早的临终关怀机构,是设在印度只洹精舍的「无常院」,目的在使病患能兴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想,这是根据弥陀净土法门的思想而来;中国的禅林更设有「安乐堂」或「涅槃堂」、「喜乐塔院」、「安养中心」等,内设堂主,职司看护病僧的工作;现在的寺院则设有「如意寮」或「安宁病房」,专为病患服务。此外,《十住毗婆沙论》的〈解头陀品〉、善导所著《观念法门》及道宣的《四分律行事钞》之〈瞻病送终篇〉,也对临终关怀有明确的记载;今日日本田宫仁甚至提倡「毗诃罗」,作为佛教社会福利的末期护理中心。这些机构展现了佛教对生命的爱护及对死亡的尊重。

现代临终的关怀,有莲花临终关怀基金会、安宁照顾基金会等。此外,各医院设有安宁病房,如:台大医院、马偕医院、荣民总医院等,组织更为庞大,结合了医师、护理师、营养师、药师、物理治疗师等成员,借以减轻、缓和病人身体的痛苦;并有社工人员、宗教人士的加入,令患者消除恐惧死亡的心理,更由于宗教的力量,能使临终者得到安慰和引导。

临终关怀是帮助病人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因此,在护理的时候,应注意以下的事项:

一、认识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

临终者所面临的情绪变化各有不同,家人、义工、慈善人士、宗教师等,都应该要了解,而给予适当的协助。如:

1.恐惧,要设法使临终者心生喜悦,无诸恐惧颠倒。

2.愤怒,要安慰临终者,使情绪平静,万缘放下,不生爱憎。

3.罪恶,让临终者不要有罪恶感,教他念佛可以消除罪障。

4.不舍,劝导他对世间的亲人、财物不生贪恋之心。

5.担心,让病患者放心,不必挂念闲杂人事。

6.无助,让他知道很多亲人朋友做他的精神支柱。

7.自暴,鼓励他坚定信心,念佛必生极乐国土。

8.孤独,不要让病患者感到病床上的孤独。

9.沮丧,病患者即将离世时,若有沮丧、无奈,应给予适当的安慰。

10.无知,告诉他将到清净安乐幸福的国土,让他知道未来有无限的希望。

二、正视临终病人的需求

从事临终关怀者,应为每一位病人制作恳谈资料表,以了解其个别的需求与愿望,或从观察而得知其所求。例如:

1.希望明白病情。

2.希望获得别人宽恕。

3.了解宽恕他人。

4.希望别人对他的关怀。

5.与亲友见面。

6.对生命的了解。

7.宗教信仰的渴求。

8.后事的安排。

三、给予临终病人的协助

1.以关心的态度专心倾听他诉说。

2.让他所爱的人适时给予关怀,并陪伴身旁。

3.尊重病患者的宗教信仰。

4.讲说忏悔得救的故事及道理。

5.安排法师或宗教人士与其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

6.尽可能满足他心里的希望。

7.共同讨论他心中的愿望。

8.告知医师,减轻病者肉体痛苦,保持神识清明。

9.帮助病患及其家属维持正常生活型态,以及预备后事。

10.保持病人心理的平和。

11.为他助念,使之提起正念,安然离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走出颠倒的妄想,弥陀才能产生加持

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在颠倒当中往生的,不可能!因...

一生念佛,为何临终未必往生

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

如何做好临命终时的准备

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我们知道唯识的整个生命的因...

超度的含义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

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

问: 请问法师,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为确保往生,命...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星云大师《从何处下手学佛法》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

学佛之人对于成功应有的观念

成功应有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事业...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第一篇 从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随遇而安

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

【佛教词典】地上

指初地以上。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断一分之惑...

【佛教词典】日行五风

据起世因本经卷十最胜品载,日天宫殿纵广五十一由旬,...

世间最大的罪过,莫过于不教育儿女

学佛的人,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

把心放开,不比较不计较

一年轻女孩前来哭诉说:种种事情都不如意,感情、金钱...

人有四种未来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从光明到光明;从光明到黑...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菩萨因为已到无所求无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罗蜜...

是今生重要还是来生重要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法国百货公司的店员,有一...

人生无常,别等发达才来行善

有一位人称陈姨,看到别人学佛做好事,自己也想学学。...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问: 受五戒以后可以吃五辛吗? 大安法师答: 受五戒...

【佛学漫画】真心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就是开...

【推荐】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这十种的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发心与发愿是一回事吗

发心也就是发愿,只是愿更为强烈与坚决,更具有目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