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

宏海法师  2024/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

问:请问法师,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为确保往生,命终前心理上,事务上需要做哪些准备?

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看什么是“往生”。狭义上来说,如果你把自己的行门已经锁定净土,自己的终极目标就是这一世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么这个往生就是瞅准了阿弥陀佛为教主的西方极乐世界,临终时西方三圣会来接引。这是一种往生。再从广义上来讲,实际上转生到整个六道,包括十法界都属于往生。

往生时出现什么景象,这要看我们自己业力的情况。我们一再说,临命终时,心绪多端,看你在哪一方面用心最重,就往哪方面去,这就是所谓的重处偏堕。就像欠债的人遇到了所有的债主上门,力量大的会首先把你牵走。

《楞严经》也给我们讲,在六道里面,根据你的情多、还是想多,临命终时呈现的景象会有差别。“想”是积极的、正面的、阳光的,会让人向上去往生。“情”是烦恼的、沉重的、纠结的,会让人下堕。如果大家特别想深入了解,可以去学一下《楞严经》。

有一些想多的,会上升到天道。佛教公案里边有讲,往生天道之前,六欲天的每一个天都派一个天童来接引他,也会出现各种瑞相,这个从三界内来讲,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除此之外还有继续在人道轮回的,有的是投生到下三道的,这时候随你的业力,会出现各种诱惑、幻觉。《地藏经》里面讲到,有的是冤亲债主化现成你的六亲眷属来引诱你随着恶业往恶道走。根本上说,哪怕造了善业的人,在临命终时也往往会出现这种误入歧途的状况,那些生前没修过善业的就更加危险了。

命终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首先从理论认识上要有一个底线,就是要相信有前生后世的轮回,绝不是人死就断灭,而是死后还要再生,然后你要从理论认识上知道,你会往哪里生。这是要做的心理上的准备。

怎样确保往生净土呢?我们一直在讲,信愿念佛是我们毕生尽形寿的准备。可如果讲到“确保往生”,告诉诸位,任何人都不能确保。唯一能确保的,需要两个点交合在一起:一个是我们自己,一个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愿力是基本动力,这是阿弥陀佛确保的。我们能不能以自己的信愿去对接阿弥陀佛的愿力和接引的承诺,这是我们去确保的。

所以,净土法门是以佛为根本,以我们自己的信愿力为突破,这样才能够达到“确保往生”。我们能够做的确保就是:相信佛,相信有净土,相信有接引这回事,相信有四十八愿这个兑现功德事实。这样的话,在心念上,你要发心想离开娑婆世界,要隔断与这个世界的相续之缘,这样才有确保。

在确保往生的前提下,往生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你念佛的功德,决定着是佛的真身来接引还是化身来,是佛来还是菩萨来,这都有差别相。甚至九品中还有边地疑城,如果实在是没骨气的话,可以说边地疑城也比娑婆世界好,因为在那里,见佛已经指日可待了。当然,从志向、愿力上来讲,还是不要往生边地疑城,要发愿直接入到净土的核心地带,直接横超生死,出三界。

这个往生的景象很多很多。但是最保险的一定就是西方三圣前来接引,用自己的心力相信佛的承诺,这个就是根本的确保力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极乐净土,人人不再设防的世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

大安法师:念佛时怕冤亲债主接近怎么办

问: 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

心不知心,如何万虑休

在不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前,我们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

作众恶业——一位保安的学佛感应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封信,是来自深圳的一位保安。他做过...

为家人买肉和烟酒会影响往生吗

问: 我想吃长素和受持五戒,但是身边家人朋友要我帮...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哪里

学佛,第一个叫破除我执,要懂得这个身体不是实有的,...

所有的烦恼都是由这三毒所发出来的

修行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切字。《高峰禅要》里也常强调要...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

与观音菩萨的慈悲行相应

观世音是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这是同一梵语...

【佛教词典】轻安等觉支

【轻安等觉支】 p1291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页云:云何轻安...

【佛教词典】念

【念】 p0802   瑜伽三卷七页云:念云何?谓于串习事...

摹仿国王

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

恶梦换好梦;最后让你醒梦

我过去在佛学院带学生的时候,发觉越是新生修行越有特...

享受五欲的快乐,求生信愿就不真切

佛一代时教所说的大乘经典,特别是般若系经典都是要让...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恒真之性灵

性灵不可以有无求,断常取。由无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

以不生灭心来作你的发心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若于转处不留情

在《坛经机缘品第七》中,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星云大师《佛教的时空观》

第一篇时间(剎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长) 1 前言 晋朝田园...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问: 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