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蕅益大师  2020/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生我色身,师僧生我法身,三宝生我慧命,是故咸须孝顺。而欲修孝顺者,尤须念念与戒相应。

如曾子云:“无故而杀一虫蚁,非孝也。无故而折一草木,非孝也。”世孝尚尔,况出世大孝乎。以要言之,真能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决不敢犯戒造恶。经言孝名为戒者,正欲人以戒为孝故也。

夫世间孝,以朝夕色养为最小,以不辱身不玷亲为中,以喻亲于道为大。出世孝亦如是,勤心供养三宝,兴崇佛事,小孝也。脱离生死,不令佛子身久在三界沦溺,中孝也。发无上菩提心,观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皆我父母,必欲度之令成佛道,此大孝也。

舜,尽世间大孝之道,玄德升闻于尧而为天子。今出家儿,尽出世大孝之道,玄德闻于法界,必成无上菩提明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梵网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1、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

唯有忏悔才能消除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为父母立了消灾牌位,能否消除业障

问: 我悄悄地在寺院给父母立了一个消灾牌位,父母始...

佛教五戒与社会秩序的维持

一般人不能完全脱离社会族群而独自生存,出家佛弟子宗...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

最根本的世间善法

太虚法师讲过一句话:人成即佛成。说的是:我们在人世...

父母的累都是为了子女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地主对他的佃户很好。有一次,...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观察此世界生命无常的状况

一、总说 死期无定之因相有三种,第一、南瞻部洲人类寿...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

如何培养出离心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

【佛教词典】生无性

【生无性】 p0475 显扬十六卷四页云:二、生无性。谓依...

【佛教词典】我见熏习差别

【我见熏习差别】 p0650   世亲释三卷十九页云:我见...

以善业夺恶业,以善心夺恶心

中随烦恼有二种:『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念佛机24小时开着可奇迹般地驱蚊蝇避免杀生

转贴:师兄们,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不用杀生即能驱蚊...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 而...

接受佛心

鹤林玄素禅师,俗姓马,时人皆称他为马素,后来的人更...

把心带回到心性时,应该怎么修

当我们把心带回到心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呢?全修在性...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

平旦寅 狂机内有道人身 穷苦已经无量劫 不信常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