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个方法对治烦恼

星云大师  2019/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个方法对治烦恼

问:大师您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很容易被别人一些细微的言行举止激怒。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克制不了自己,请教大师应该怎么办。

星云大师答:你的这个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很多人听到别人的一句话,或看到别人一个脸色,或别人做了一件小事,他都会烦恼、生气。这其实对自己很不好,毕竟气大伤身。如此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是自己太没有定力,太没有力量了。

《俱舍论记》云:“烦恼障重,以烦恼能引业障,业障复能引异熟障,如是皆以烦恼为本。”烦恼来了,你要面对它、化解它,如果你选择逃避它,它就会一直追着你。你只有除去它,赶跑它,才能得胜。

烦恼,就是“无明”。不明白道理,就会产生无明烦恼。烦恼来了,就如坏人来了一样,所有的善缘都会离开;烦恼来了,就如台风过境,地崩山摧,使我们的心情不得宁静。

烦恼是从哪里来的呢?有时候是从外境来的,例如听不惯别人说的话、看不惯别人做的事;有时候它是从内心里引发的,例如怀疑、嫉妒、量小等等。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说这也都是自己找来的烦恼。遇到了烦恼,就要用自己的力量将烦恼化解,基本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一是不要和人比较、计较。绝大多数烦恼来源于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计较,不比较,烦恼自然变少。

二是当别人过得比我好时,我真心地祝福他。比如你有房子,我没有,我可以在你家屋檐下躲躲雨吧?你有大电视,我没有,你坐沙发上看,我站你后面看看总行吧?你有一座大寺庙,我就只有小庙,也没关系,我挂单去你那吃个饭也行吧?世间许多事,只要想开了,看开了,不嫉妒,自然没有烦恼。

三是凡事不要强求,不要执着。就是不一定要求别人或事情非要怎么样,他人和事情都不可能一定顺你的意,你也不一定能改变得了。改变不了的情况下,任你怎么生气烦恼也是无用。所以不强求,也不要执着。

四是平时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工作和习惯。这些都可以抵御邪魔外道。当你专心于自己的爱好、工作时,就没有时间去烦恼了。平时要多结交善知识,不要和烦恼人来往。“借酒浇愁愁更愁”,跟烦恼人来往也成烦恼人。

五是要常常自我反省。《成佛之道》说:“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耻有所不净,回入于大乘。”如果只想到自己很好,经常原谅自己,总认为“我就是这样的看法,我本来就是这样”而不能看到自己的短处,那烦恼就无法去除了。

六是对待他人要亲切,奉行三好运动。三好运动就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这样就能少些烦恼。当你与人为善之后,不仅自己心里舒坦,也会得到别人的尊敬,那又怎么会有烦恼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这个境界好还是先前境界好

问: 我在以前修行时,头脑中经常出现读经、背经和睡中...

《普门品》和《金刚经》不能一起诵吗

问: 现在每天早晨我诵《金刚经》,《普门品》,《大...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对治所有烦恼习气的法宝——楞严神咒

习深尚证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

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萨像,该怎么处理

问: 阿弥陀佛,师父您好,我们买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萨...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问: 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

人要学会放弃昨日的烦恼

人要学会放弃,放弃昨日的烦恼,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星云大师《如何进入佛法》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

星云大师《相互体谅》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乐,一起...

人生的七宝

人总想要拥有一些财宝,金银、珍珠、钻石、房屋、地产...

【佛教词典】十地

1、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

【佛教词典】二十四种不相应行

【二十四种不相应行】 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不相应行法为...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

圣严法师:应以何种态度面对癌症

问: 台湾企业家郭台铭的妻子过世,很多人不免感叹,...

佛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我」的道理

说身无我这个无我的道理,本经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经...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

过去世不知道造了什么业,应该如何忏悔

我们今生造的业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向佛菩萨发露,对不...

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

容人与结缘

每个人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的生...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

准提菩萨形像的象征意义

准提菩萨的形像有很多种,一般我们常见的形像通常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