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一种善心所

宣化上人  2014/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一种善心所

五十一种心所分成六位,第三位是“善十一”。善都是好的,所以谓之善。善是帮助我们的,帮助我们修行,帮助我们成功。那么,这十一种善心所,是什么呢?

(一)信。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有信心。第一要信自己,信自己什么呢?要信自己决定可以成佛,要信自己和佛是没有什么分别的。没有分别是在佛性上说没有分别,但是还要修行,修行就可以成佛,我们一定要信这个道理。不单信自己可以成佛,也要信其他的人都可以成佛;不单信其他的人可以成佛,也要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有了这种信心,自己就要守规矩,守规矩就是守戒律,守戒律才能成佛。自己这样,也教其他人这样,也教一切众生这样。这个信心要坚固,像石头那么坚固,那么硬,不要像灰堆那样的信心,用手一碰就没有了。

(二)精进。有了信心,就要去做去,这就是精进。精进什么呢?精进修行,念佛、念法、念僧都要精进。不要往后退,要往前进,精进又精进。

(三)惭。是对自己说的,自己应该生一种惭心:“唉!我自己做的事情很不对,应该改过自新。”

(四)愧。是指对人而说,对人要生一种愧心,觉得自己总不如人,不要总觉自己比人好,心里想:“啊!这个人真比我好,他总是这么和颜悦色,不忧愁烦恼,为什么我会这么多忧愁?”要有这种愧不如人的心。

(五)无贪。不要生出一种贪心,这个贪,没有得到的时候想得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掉,这就是贪心。希望人人都不要有贪心,不要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我叫你们不要有贪心,但是我自己要有贪心,我这贪心是替你们生出来的,是为美国一切人生出来的。贪什么呢?贪想要造一个庙,建立一个道场,好给美国地区的人去修行。大家共同有一个道场才可以修行,连道场都没有,修道就难了。要有道也要有场,

所以要贪一个道场,这个道场就要现出来了,为什么要现出来了呢?就因为我生出这个贪心,就把它贪出来。本来我不想生这个贪心,但是,如果我不生这个贪心,你们成佛的机会也就会很慢,所以我生出这个贪心,贪你们大家快点成佛,你们大家都要帮忙我生这个贪心。为什么说不要贪,现在又要贪呢?这是为人贪,为众生贪,不是为自己贪,所以这个贪心不妨大一点。

贪嗔痴就是三毒,无贪、无嗔、无痴即是三善根。上星期我说叫人不要贪而我要贪,这个贪不是为“我”就不算贪,要是为自己而贪那就是贪,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其他的众生,这不是贪。可是这样就容易出毛病,容易令人认识不清楚,也很容易令人假借这个题目来贪,说不是为自己贪而是为他人贪,但实际上还是为自己。为自己就是贪,要怎样才不是为自己呢?不为自己的名,不为自己的利,那就是不为自己。为什么贪是不好呢?因为它是一种染污法,染着就是不干净,有贪就不干净,有所染污,有所执着。这个贪能招苦果,我们受苦报受苦果,就是因为有贪而造成的。

(六)无嗔。嗔是嗔恚,心里有一种恨。我们也不要有嗔心。

(七)无痴。痴就是昏暗,以暗为相,昏暗便是无明。如果能够无贪、无嗔、无痴,那就是三善根成就了。

(八)轻安。轻安就是禅定的一种前方便。在禅定未得到以前,有一种轻安的境界。这种轻安境界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它是从精进而来的。精进于善法,而止住一切的恶法,再加上三善根(无贪、无嗔、无痴) 所得的功德,就会产生一种轻安的感觉─觉得身心舒畅,身自在,心也自在。到了那种境界就会感觉非常快乐,这就是参禅时有的无上快乐境界。

(九)不放逸。不放逸就是守规矩,不守规矩就是放逸。不放逸就是守规矩,依法修行,时时刻刻都不随随便便。什么叫放逸,好像有人初来在暑期班的时候,有时把腿伸直搁在前面的凳子上,就是放逸的表现;现在呢?他就没有这种情形了,所以就叫不放逸。

(十)行舍。行舍就是将五蕴中行蕴里面所有一切染污法都舍去。舍什么呢?舍去不合乎规矩的恶法。行蕴中的舍和受蕴中的舍是不同的,受蕴的舍是随觉随舍,而行蕴的舍在行蕴内念念迁流,不停薰化不合规则的念,而令它舍掉。舍一点就与道相应一点,所以念念舍就念念入,入就是入道。

(十一)不害。不恼害一切众生。不害和嗔不同。嗔是由于他人不顺着我的心意去做,而生嗔恨;不害是克制自己,不去损害他人。嗔是人违背我的意思时,我就生嗔恨心;不害就是我不去害人。

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

“烦恼六者”应加上根本二字。烦恼就是无明,无明也就是痴,应该排在六烦恼中第三,所以用“根本”二字作为分别。根本烦恼就是十使。十使即五钝使和五利使。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这就是五种不正见。为什么叫钝呢?因为它于事情上无所明了而不能决定,来的非常缓慢,所以叫钝使。利呢?利是很快的,遇到事情很快就决定了,所以就叫五利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用唯识角度来阐述梦境的产生

梦中意识,就是做梦。我们做梦的时候是不夹带前五识的...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

心为何会生病

人与人之间,心门若无法打开,彼此防卫而无法以真诚的...

外境没错,错在自心

外境永远没有错,错在自心。在我进入佛门不久,我的一...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科技进步的危机

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心外求法,越跑越...

修道人不要忧愁没有人供养

我们修道的人,不要向人借钱,一借钱,就是不干净了!...

宣化上人:要真正忏悔,痛改前非

疮痔瘘,在中国有这么一句俗语:十男九痔;十个男人,...

五戒的宿世因果

弟子问: 今生脾气大,这前生做什么来的呢? 宣化上人...

【佛教词典】无漏律仪

梵语 anāsrava-sajvara。指断尽烦恼之无漏戒。三种律...

【佛教词典】乌洛迦旃檀

梵语 uragasāra-candana。又作忧陀伽娑罗旃檀、地毗乌...

思惟十二光如来的功德

阿弥陀佛这十二光如来的这种功德我们要常常思惟。当我...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

圣辉法师:我的戒和尚果公上人

为了纪念果公圆寂二十五周年,果公贤徒常福、常敏法师...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听到...

这段障碍一过,真正的福德智慧就现前了

你听很多的经啊,你对事实上,你不能进入你的心,效果...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

【推荐】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

善解与包容之心

有一则简单的故事:在某乡村,有一户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

念佛的胜妙功德无穷无尽

执持名号,一定会有功德的,而且极为殊胜,极为不可思...

只过几年你且看他

刚开始学佛想要改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听到有人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