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定如须弥山,任何境界都不动心

宣化上人  2015/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定如须弥山,任何境界都不动心

我们要借假修真,效法诸佛菩萨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为什么会有超人的智慧?为什么会有难思的神通?一言以蔽之,因为诸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处处认真修行,处处谨慎持戒;无论在什么时候,以身作则,行住坐卧具足威仪。对于众生,流血流汗,任劳任怨,绝不向众生表功劳;他所做利益众生的功德事,绝不表露出来,绝不自我宣传,他认为度众生是自己的职责。诸佛菩萨有“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的思想,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行为,因为这样地修学,才获得超人的智慧,难思的神通。

我们常常听经,要思考,要消化,才能有所受用;不然的话,听经听多了,就忽略经中所说的道理,甚至把经的义理,置诸脑后,不去研究,不去思惟,只用自己的精灵鬼、伶俐虫做一些个糊涂颠倒事。这样胡作非为,就是对诸佛菩萨不孝顺,对自己祖先、父母、师长不孝顺。那么应当怎么样呢?就是要认真行持佛法,不可以懈怠,不可以放逸,处处要谨慎,时时要小心,要勇猛精进,严守戒律,这是修道人必须遵守的条件。

有这种不正当的习气毛病,一定要纠正过来,不要有这种毛病不但不改,反而保护它,那就是助纣为虐。殷纣王本来是无道的昏君,若是有人帮助他做恶,那就是助纣为虐。修道中也有殷纣王,谁是殷纣王?就是魔王。魔王看佛法兴盛起来,就感觉不舒服,于是千方百计来破坏佛法,扰乱道场。你有道场他就扰乱你的道场,你没有道场他就扰乱你的身心,令你身不安,心不宁;你的身心颠倒,就不能如法次第地修行,这是直接的破坏法。还有间接的破坏法,譬如利用种种境界来诱惑你,令你没有定力,神魂颠倒,中了他的诡计,失去修道的真心。

所以修道人,要心定如须弥山,见到任何境界,都不动心,那魔王对你也就无可奈何,只有弃甲而逃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问: 年纪大,修学禅定,堪能性差,还能得定吗? 妙境...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接引会不会是魔所现的

请看下面。第三个疑问:宁保非魔疑。就是有人问,临命...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

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

你贪求冥感,魔就来了

开始修行的時候,要先分别什么叫魔事、什么叫魔相,修...

解生死无常,不被境界所转

在《法句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比丘出家...

禅定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受持五戒 奉行善事

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为什么要持五戒?就因为...

为何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

现讲一讲魔的境界,你如不修道,魔不来找你,你一修道...

宣化上人101条语录

[1]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

宣化上人:佛教徒的本份

我们不幸生在末法时代,去佛已远,虽然做了佛弟子,也...

【佛教词典】观想念佛

出自宗密之普贤行愿品疏钞四种念佛之一。端正身心,观...

【佛教词典】净慈要语

凡二卷。明代鼓山元贤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收集...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

龙裤国师的故事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

我不是为了生气才活着的

如果你问别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的人会说为了快乐...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

两种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

杀子求名

仁义礼智信乃是中国人的美德,欺骗拐诈是人类的丑恶。...

念佛人为何多是老头老太太

问: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

人和人相处,需要多一点幽默感。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

【推荐】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光绪年间的故事,一位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