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大安法师  2018/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之。

佛陀讲经说法,谈因果问题、苦集灭道四圣谛,使我等众生知苦乐法、知生命的真相与法界的真理。

众生生存的境界八苦交煎,迷惑颠倒,却还意识不到苦,所以这个世间就叫娑婆。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很难忍受,但是这个世间的众生还能够忍,忍到麻木的程度,还以苦为乐。

悉达多太子为什么要出家?也是见证到生命的生老病死!当我们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一切的权势、财富、享乐都毫无意义。

正因为众生有衰老、疾病、死亡,才构成了佛来这个世间的必要性,才有我们去学佛的必要性。

要认知到苦,这才有点智慧,叫“苦谛”;然后进一步,由这个苦果追溯它的原因,就是“集谛”。集的召感性,就是烦恼;然后给我们讲灭,灭就是寂灭,出世间安乐的境界“灭谛”;以及达到涅槃寂静的方法,“道谛”。

所以“苦集灭道”是谈世间和出世间因果,包含着苦乐法。众生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但都是颠倒的,对避苦和趋乐的方法更不了知,所以佛要讲说生命的真相,让众生知苦乐法,以此来调伏刚强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思慕净土,莫再彷徨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轮转。生而为人,...

宏海法师:净土资粮--信愿行

一、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

「空、假、中」三观的具体操作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

圣严法师: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法华...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推荐】极乐世界的17种依报庄严

作为净土法门的修行人,经常会被问到,极乐世界好在哪...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

【佛教词典】自杀

(杂语)善见律十一谓有一比丘淫欲乱心日夜欲制其心而...

【佛教词典】融通

融会通达而了无滞碍。与相即相入同义。圆悟佛果禅师语...

天台二祖慧思大师的三生三世弘法因缘

巍巍南岳,层峦叠翠,草木峥嵘,在从磨镜台去南台寺的...

永明禅师劝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垒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

弯腰,是为了昂起头

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

珍惜我们的时间

看得见的,我们比较容易在意,比如金钱;看不见的,我...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调伏我们的心,就像驯服一头牛

有一次,佛陀在拘睒弥城东南的瞿师罗园,告诉比丘们说...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

妙莲老和尚:素食是秘方

人说命第一,我说身第一;身若不健康,命长苦痛多。...

天须菩提比丘的悟道因缘

佛陀的五百位释迦族弟子中,有两位比丘同名为须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