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出什么家

宣化上人  2011/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虽为印度的太子,可是他对世间的富贵,深生厌离,愿意舍离国荣帝位,出家修道。他也愿意令一切众生都知道──世间法皆是妄想。

这世界怎么成就的呢?就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成的,将来也是由众生的妄想而毁坏的。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败坏,菩萨厌离世间法,佛更是厌离世间的一切法,不生一切染污和执着,佛是永远断弃世间人所有的一切贪心爱欲。

世间人所贪的,佛不贪;世间人所爱的,佛不爱。因为没有贪爱,就没有烦恼。我们人的烦恼,是怎么生的呢?就因为「贪」和「爱」生出来的。若不贪,就没有自私;没有自私,也就没有烦恼。为何要贪?就因为被欲念所支配,便生出贪爱来;有了贪爱,不能遂心如意,就生出烦恼;有烦恼,就有颠倒;有颠倒,就有染污。修清净行,就是破除一切染污。

佛时时刻刻都利益一切众生,佛在王宫里,不贪着一切爱欲和世间的荣华富贵。正当出家的时候,他舍弃世俗的一切威仪。不和人斗争与争论,得到无诤三昧。所谓:「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如何得三昧?」

佛住于无争法,他完成往昔所发的愿,具有无量的功德,以大智慧的光明,灭除世间一切愚痴、一切黑暗,作世间众生无上的福田,时时都为一切众生,赞叹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令一切众生,在三宝里种福、求慧、种一切善根。佛以智慧眼,见到一切真实的道理。又为一切众生,赞叹出家的功德。

出家是「出三界家」,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又是「出世俗家」,世俗,就是世间俗人的家。出世俗家,没有世俗的观念。又是「出烦恼家」,我们每一个人在世间,都住在这烦恼的家里,一发脾气,觉得比吃什么珍馐美味,更有味道,所以出家就要出这烦恼家。又要「出无明家」,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事情也不明白,所行所做颠颠倒倒,所以要出这无明家。

出家又有种种的分别,好像中国的出家人,有的是因为年老、无依无靠,出家以后吃饭比较容易,所以就出家;有的被环境所迫而出家,或许犯了法,杀了人,就改名换姓,做一个出家人,王法也不管他了,找也找不到他了;有的因为不容易养,就送到庙上去出家。以上这三种出家人,能不能修行,就不知道,或者能或者不能。

又有一种人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而出家的,这种出家人如果不退心,就真能修行,痛念生死,发大菩提心,依照诸佛所说的法去修行。出家有这种种的境界,因此出家后,要清净过失,没有一切的过失,离过绝非,恢复本有的清净,永远出离「三界的家」、「烦恼的家」、「无明的家」、「世俗的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

出家需要有大福报吗

《明史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

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原文】 《净住子》 说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父母...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欲所牵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程?

提起校园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佛学院的校园生...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

比丘十八种僧物之齿木

齿木也称为杨枝,磨齿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

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以前虚云老和尚讲个故事,那是明朝云南的事情。 有一...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宣化上人:这是最大的布施

诸布施中,法布施最。这是最大的布施,能成就人的法身...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经典原文】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

宣化上人:光阴的宝贵

光阴是过得非常快的,在不知不觉把暑假的时间就过去了...

宣化上人:邪淫与狐臭

【今生不邪淫,来生不婚变】,什么叫婚变?譬如离婚,...

【佛教词典】分手板

即禅堂内之西南床。又作立僧板、汾州板。乃后堂首座分...

【佛教词典】二种如如

指如如智、如如境。据佛性论卷二载:(一)如如智,指真...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

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方法

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一十六字...

争强好胜

朋友得知意大利乡间有一古堡,正在出售堡内的灯具,特...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

杀生吃肉想出轮回,那是不可得的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

善男子的三种具足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

进厕所的布施法

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