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2020/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师父的法名为何要尊称上下

僧人自称法号有:释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门某某、比丘某某。而某某法师、某某禅师、某某上人、某公上人、某某长老、上某下某这些称呼,则是他人对僧人的尊称。

法“上下”出自《沙弥律仪》。明代莲池大师著《沙弥律仪要略》下篇感仪门、事师第二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下某”。

实则“上下”出自《沙弥律仪》。明代莲池大师著《沙弥律仪要略》下篇感仪门、事师第二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下某”。此据云栖法汇原本。

而弘赞大师《沙弥律仪增注》则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字下某字。”注:“讳”即二字法名也。若问字号,当直云:某甲和尚,或云:某本师。若问阿阇黎字号,应云某甲轨范师。

清初书玉大师著《沙弥律仪要略述义》释曰:“因弟子不得直呼师名,故加上下二字。若问师号,当答某甲和尚,不须上下二字。”

总之:法名有上下,但不必尊称,若云:“上某下某法师”,则成戴两顶帽——上下其一,法师其二。若加尊称,则不必上下。所以善因法师著《学佛行仪》云:“不得单称名字,当称某某长老、某老和尚、某老法师、某某大师。若面晤时,更不得提出名字,但可单称长老二字,或法师,或和尚”。书信必定有尊称,无须加上下。

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是名沙门。出家人为了自度,必须上乞如来正法,以滋润法身慧命,故法名加个“上”字;自度亦不够,看众生沉沦苦海,六道往返不休,受尽无量逼迫,对下发起悲愍救度之心,普令大地一切众生远离苦海,度脱三界,故法名加个“下”字。

简而言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出家修行者禀怀如是宗旨而行道,方不负三宝之恩德。

实则,尊称上下不是佛教专有的,是中国过去的习俗,这在《礼记》里面讲得很清楚。不同于现在,过去是非常重视名分的。晚辈决对不能称长辈的名,那是大不敬。一个人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字就是别号。

古时,男子满二十岁成年,成年时的礼节行冠礼,戴帽子。一戴帽子就是成年人,这时就不能直呼其名了,应该要称他的别号。成年之后,他的名只有两个人能称,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只有父母、老师一生都是叫他的名。

若在朝廷做官,皇帝也得称官员们的字,如果皇帝称谁的名,那么这个人就要被判罪了。所以,在从前对一个人非常尊敬,就要称字。古礼中,晚辈对长辈称字都要称上下,或者称一个字,称某公、某老。如今这些礼仪几乎都被废除了,只有佛门里还沿用这个习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可以烧纸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吗

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

略谈学佛大要

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

如何辨别假和尚

问: 当前有个现象,许多出家人不用心诵经弘法,而去专...

出家落发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出家路漫漫,从无知到信仰,从舍俗到出家,从净人到沙...

真学佛者视一切众生为父母

新都王自安居士,有子应辰,幼业儒,一日思生死事大,...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你伤害到了谁

出家人当然会有一些水平上的问题;有一次,我听了很难...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

学佛应有的态度与认识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水陆法会与外坛释义

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亦称水陆...

佛教常用赞偈

1.晨钟偈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

寺院过堂仪轨及意义

在斋堂里,不可在中堂走动,保持安静,关闭手机,端身...

【佛教词典】因譬

(术语)因缘与譬喻。法华经方便品曰:种种因缘,种种...

【佛教词典】为摄梵行受诸饮食

【为摄梵行受诸饮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五页云:云...

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思想

印光大师自小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深受其益。所以...

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

对治邪淫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人受着无明爱欲的驱使,投生在这个世间,此业报身乃一...

要改造内心,就要培养这三种力量

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

9种超级素食

豆类,蛋白质与B族维生素的丰富来源。 同类食物:所有...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问: 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

佛学常见辞汇(二画)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

佛陀教父亲修行什么法门来报父恩

从人之常情来讲,儿子做裁缝,一定要做几件最好的衣服...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善已生令增长,未生令生

【不善已生令断,未生令不生。】 不善就是恶业,我们要...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