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念佛法门

宣化上人  2011/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现在打佛七,这就是方便法门。有人说:「念佛法门,不是方便法门!」其实,无论哪一个法门,都可以说是方便法门,也可以说都不是方便法门。因为佛法是活动的,不是固定的,所谓「法无定法」。若说佛法一定是什么样子,就变成执着,应该没有执着,一切无着,方便念佛。

从前打佛七,开始的时候,在中国有很多人得到「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一尘不染的境界。现在西方提倡净土法门,也教人发心来念佛。但是,这个念佛法门,不是念一念就可以,而必须念兹在兹、心不旁鹜,念佛念到「风吹不进、雨淋不透」的时候,便能转六尘的境界为念佛境界。

譬如:现在我们佛堂有些小孩子在吵、在闹,你若是得到「念佛三昧」,便认为这都是在念佛、在念阿弥陀佛。在念佛法门里,能念一声佛,就灭去八十亿劫生死的重罪,所以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要诚心来念佛,要真心来念佛,才能有感应。

现在佛教在西方才开始,一定要产生一些大菩萨、大祖师、大圣人。这些大菩萨、大祖师、大圣人,就在金山寺里。谁能不怕苦、不怕难,真心修行,用功到极点,一定会有成就。

无论修禅、念佛、诵经,或者持咒,修哪一门都要认真去修行,丝毫不马虎,假使一秒钟也不放过,专心一致的精进,这样一定会成功。

我们为什么没有成就呢?就因为没有像大菩萨、大祖师、大圣人那样用功修行。修行人,如果偷工减料的话,那是自己欺骗自己。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修行是真实功夫,修一分便有一分的好处。向前迈进一步,就距离佛地近一步。勇猛精进!直达彼岸!

念佛能治一切病,无论什么病,都可以治,所谓「一念百病消」。有人说:「得了罢!你这位法师才是骗人!不念佛还没生病,现在打佛七,反而念出病来,怎能灭一切病?这岂不是骗人吗?」

就因为生病,才是灭病时。如果不生病,怎会灭病?你们仔细想一想!生病然后没有了,这就是灭病。也就是当头棒喝,告诉你不但会生病,而且还会死呢!要赶快用功修行!等无常到的时候,想修行也来不及了,到时候作不得主,其苦难言!

生病就是预告,教你赶紧修行、用功、清醒,不要被迷梦所惑,不要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能放下,就开悟;放不下,就胡涂。到死的时候,放不下的也要放下。

我常常对你们讲这个偈颂:

劝君为善曰无钱,祸到临头用万千;若要与君谈善事,一朝命尽丧黄泉。

劝你做点善事,你说没有钱,这是「有也无」;有了意外或飞灾横祸来临,用去万千,这是「无也有」;假设和你谈行善的事,例如去听经、去弘法,便说没有时间,这是「去也忙」;等无常鬼来领你到阎王殿喝迷魂酒时,不去也不行,这是「忙也去」。

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要修行?就是要了生死、除去了这些麻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

烦恼来时提不起佛号该怎么办

问: 当烦恼习气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念佛心不强烈,甚...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吗

问: 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师答:...

摄耳谛听 佛号不断

今天和大家总说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执持名号有三个次第

一、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二、一心不乱:...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宣化上人:六欲天的欲乐

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

我觉得中国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

宣化上人:人为财死的秘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

人是如何来投胎的

人做人的时候,是由第八识先来的。这个第八识,就是这...

【佛教词典】学教成迷

(杂语)学佛说之教法,而生谬解者。如小乘,权大乘。...

【佛教词典】首楞严三昧

梵语 ?ūrajgama-samādhi。即坚固摄持诸法之三昧。为...

半块饼干的布施

傍晚,一天的法会结束了,我们三三两两的在广场上散步...

用施无望报的心去布施

布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积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

在家居士可以批评出家人的过失吗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在近世以来,根...

为解脱而行布施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布施,应当是为了得解...

宏海法师:安士全书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

佛教徒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

一次,文殊菩萨化现人身路过一个屠夫家门,看见有几个...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