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执持名号有三个次第

净界法师  2016/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执持名号有三个次第

一、执持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二、一心不乱: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续力

这个持名叫做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这一心不乱当然是从执持名号下手。这个执持,就是把东西抓住了,比如说我把这个扶持给抓住;但是这个地方的抓住,是要抓住佛号,你的心要抓住佛号。怎么抓呢?

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佛号是我们的归依境。那这个归依境,我们怎么跟佛号接触呢?怎么把它执持住呢?印光大师说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念,念从心起。

很多人念佛的时候,是念从嘴巴起,嘴巴念佛,心里不念佛,那你这个佛号从嘴巴生起──是不对的。你的佛号要从心生起,你心中的归依、心中的如理作意,来创造佛号。

第二个诵,当你心中生起佛号的时候,还没有声相,要靠嘴巴的震动,那么声从口出,创造一个因相。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他不出声音的,其实这样子话,你就没有办法去忆念佛号了。你不出声,这个佛号是法尘;你出声变成声尘。而我要提醒大家:念佛法门它的所缘境是声尘,不是一个法尘,它是用声音来当所缘境的。那你自己不创造声音,你这个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没有地方安住!所以你不管大声、小声,你多少要出声,这叫诵。

第三个听,你自己创造的声音,自己把它听回去,你这样子构成一个专注力。

简单的讲,执持名号就是你自己创造一个声音,然后把你自己创造的声音听回去。这样的一个专注,慢慢的达到一心不乱,而十句成片三三四,我们可以把十句佛号当一片,然后分成三段──三三四、三三四,这样子构成一个韵调,这个韵调的运转,能够把心摄住,妄想插不进来。

比如说:你念佛的时候追顶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无头无尾的,没有韵调,你这个佛号就跑掉了。

所以这个执持名号,就是要有一个韵调,使令这个点状的力量变成片状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一、 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

大安法师《四心念佛决定往生》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

【佛学漫画】真能放下才是真信切愿

嵩安法师的往生故事...

四十八大愿——(第20愿)系念必得往生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

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

心累之人

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

心律法师:佛珠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佛教词典】仙人鸟

(名数)青雀之一种。佛将成道,世人皆感此仙人鸟之瑞...

【佛教词典】诲机

唐代僧。又作晦玑。清河人,俗姓张。属青原行思之法系...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举...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

在恭敬中求,从生活里修

天龙寺的梦窗国师担任七朝的帝师,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印光大师永思集·大师遗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星云大师《学佛的次第》

第一篇 信解行证 壹:前言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深...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

虚云老和尚山居诗六首

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 ...

欣求极乐的两个修观方法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