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魔是来帮助你修道

宣化上人  2011/0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各位!要知道,修道不是容易的事,你想修道,就会有魔,这种魔不是从一个地方来的,而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有的是病魔,有的是烦恼魔,有的是天魔,有的是人魔,有的是鬼魔,有的是妖魔。魔是从你不认识的地方来的,令你道心不坚固,令你修行不进步,他们用种种方法来诱惑你,威胁你,令你生退转心,令你无定力而失道心。

坐禅到了相当程度时,就有魔来考验你的道力如何?或者化现为美貌的男女来引诱你。你不动心便过关,如果动心就堕落,这是紧要的关头,切记切记!一失足成千古恨!境界来考验我们修道人,我们也要考验境界是假是真。

用什么方法呢?这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一念不生地念。是假的境界,便会慢慢地消失了;是真的境界,越念便越清楚。坐禅人不明白这个方法,有许多人走火入魔,丧失道业。又有许多人认为入了魔,而放弃开悟的机会。

在我年轻的时候,听人说:「修道就有魔。」我不相信,还骄慢地说:「什么魔我都不怕,妖魔鬼怪我都不生恐惧心!」自己以为没有什么关系,哪知道没有多久,魔果然来了。什么魔呢?是病魔,这场大病害得我七、八天人事不省,什么也不知道。当时,自己知道功夫不够,所以经不起考验。妖魔鬼怪、天魔外道我都不怕,就怕病魔,还是降伏不了,还是忍受不了。所以修道人,不能说自满的话,说自己什么都不怕。如果你自满,麻烦就来了。

那么,修道人要怎样呢?要用战战兢兢的心情来修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时刻刻要谨慎,要注意,提高警觉,这样才可以修道。一言以蔽之:「少说话,多打坐。」这是修道的基本大法。修道人的道业有所成就,是谁帮助的呢?就是魔来帮助的,好像一把利刀,是在石头上磨利的。修道人开了智慧光,也就是魔来帮助你开的,这个魔,应该把他当作护法看。

所谓「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你若能觉悟,对境能明白,这就是超出世界;你若不能觉悟,遇着事就迷了,就会堕入地狱。所以修道人不怕有魔,只怕没有定力。魔是来帮助你,是考验你,来看你有没有功夫?有没有定力?你要是有功夫有定力,无论什么样的魔,也不能动摇你。

修道人,时时刻刻把「生死问题」挂在眉梢上,时时刻刻都要了生脱死。要知道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生死大事」来得重要。这个生死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不知怎样生,不知怎样死?所以在没有真正了解之前,应该努力用功,否则,永远要受生死束缚,而得不到解脱。

在修道时,要想这个「生死问题」,把什么魔都当作护法,他是来帮助你修道。有人骂你、打你,他是帮助你修道。有人说你的是非,找你麻烦,也是帮助你修道。总而言之,逆来顺受,都把他当做帮助你修道的朋友,那么,烦恼就没有了。没有烦恼,便生出智慧。有了真正智慧,那个时候,一切魔都没有法子来动摇你的心。

为什么会被魔的境界转呢?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圆满。智慧不圆满,遇事就迷惑,认识不清楚。我相、人相都生出来,众生相、寿者相也生出来,烦恼相也跟着跑出来,如果有智慧就没有这些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念佛人为什么会着魔

问: 念佛人诸佛护念、菩萨拥护,但是为什么现实当中...

你的贪嗔痴多久能平复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

天魔出现往往有这几个特色

一般我们除非深入教理,否则很难从魔所说的相似法教理...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

星云大师《四种忍》

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头、武力,人间...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善知识有三种

什么叫善知识呢?闻名叫知,见面叫识。闻名,我听见这...

宣化上人:吃饭前三念五观

出家人用饭前有三念,首先用调羹吃三口汤,每一口作一...

宣化上人:魔与佛不能相提并论

我们要抓紧根本立场,时刻提起正念。一旦生出贪心,或...

修禅的十种利益

这十种的利益, 第一种叫安住仪式。 你天天参禅打坐总...

【佛教词典】护法阿罗汉

【护法阿罗汉】 p1461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三、护法。谓...

【佛教词典】鸯俱舍

梵语 avku?a,巴利语 ankusa。即曲钩、铁钩。又作盎句...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推荐】念佛行人病重时不能有的念想

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

靠这个来了生脱死太难太难

《净土十要》里面登了一个这样的例子,禅宗在江西一带...

人的相貌是善恶业的综合表现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必须去走一走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

口业清净得大智慧

密迹金刚力士告诉寂意菩萨:过去久远世时,有位神仙名...

圣严法师《人,为何而活》

问:如何在生命的逆境中,将受伤、瞋恨的心转为感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