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吃饭前三念五观

宣化上人  2011/07/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用饭前有三念,首先用调羹吃三口汤,每一口作一念观想:第一念是“愿断一切恶”。断恶,包括吃饭时不生分别心,不去分别这个有味道,那个没有味道。有什么便吃什么,不要拣饮择食,或者打其他妄想。不要想:“这个地方真不好,吃饭时又不准讲话,很不自由,像坐牢。我来拜佛,还有这么多规矩,真没趣!”

要是这样想,吃下去也不容易消化。不要总是找人家不对,“常瞅人不对,是自己苦未了。”为什么你不好好地回光返照,反求诸己?第二念是“愿修一切善”。要发愿改过一切习气毛病。修道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三念是“誓度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吃饭时又应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先计量自己有何功德来受此供养,又计算农人要经多少劳苦来耕耘这分米粮;应该筹量碗里食粮的来历,是很不容易得来的。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忖者,度也。看看自己的德行,是否圆满了?还是不圆满?我能够对得起这钵饭吗?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戒备己心,离开过非,不生贪念。不是说好吃的就多吃一点,不好吃的就不吃。不要拣饮择食,好吃和不好吃的都是平等,要以此为宗旨。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什么要吃饭呢?要把它当做良药,资助身体。汽车没有汽油不能走动,人不吃粮食不能生存。吃饭不是为贪好味,而是为治饥饿的病。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吃饭不是为了要吃好东西,而是为了修自己的法身慧命,成就道业。

以上五观,是吃饭时策励身心的准绳。其他日常生活上,例如穿衣、睡觉等,也应该一样。不要不知道为什么吃饭?为什么穿衣?为什么睡觉?迷迷糊糊,得过且过。这些都是最切身的问题,应该了解得一清二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

【推荐】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三)十界差别: 图片 释义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

打坐要学会调理,不然就会出毛病

打坐要学会调理,调理什么呢?调理行动,调理出入息,...

写给徘徊在修行路上的朋友

修行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其实修行说起来很简单,但是...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宣化上人:善用六根求无上道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互相帮助,也可以说它...

生死自由的六大宗旨

我们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不知道在做什么,糊里胡涂...

今生脾气大,前生是做什么来的呢

我们人,就好像虚空中一粒微尘一样。这粒微尘忽高忽低...

宣化上人:为什么叫地藏

为什么叫地藏呢? 因为地能生长万物。藏是宝藏,一切...

【佛教词典】六因

1、指大乘别教所立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佛教词典】他利利他

谓利他有“他利”与“利他”两种不同之深义。世亲之净...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杂贪念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

吃素的几种方式

根据个人的条件、学佛程度和决心的不同,信佛人吃素多...

观海听涛,返闻闻自性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们来到了这个,...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将...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

智慧和勇气战胜污点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

回向的诀窍

很多的同修,平时做回向,除了按照大德门制定的回向文...

有八种话不能讲

古人说:覆水难收。讲话就像泼水,泼出去的水无法再收...

积累资粮与消除业障的五个方法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