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不老不死的「我」在哪里

宣化上人  2011/0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这时波斯匿王站起来,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延和毗罗胝子,他们都说这个身体死后,一切都断绝灭亡,没有后世,这样就叫做不生不灭的涅槃法,我现在虽然遇到佛教化,但心中还有疑问,希望佛再说明一下,怎样才能证明这个真心自性,确是不生不灭。相信在会大众,和诸有漏初学者,都想知道这个道理。”)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对波斯匿王说:“你的身体现在还在,那么我问你,你这个肉身,是象金刚一样常住不坏,还是会腐朽变坏呢?”王答:“世尊,我这个肉身,终归会变坏毁灭的。”)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佛说:“大王,你的身体还没有变灭,怎么知道将来必定会变坏灭亡呢?”王答:“世尊,我这个无常而随时变坏的身体,现在虽然还没有灭尽,但是当我观察现在的情形,时时刻刻都在变迁,新陈代谢,永不停留,如火成灰,渐渐地消灭,因此决定知道,这个身体将来会衰坏灭尽的。”)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佛说:“是这样。大王,你现在年龄已经衰老,颜貌和儿时相较,又怎样呢?”王答:“世尊,当我童年的时候,皮肤细嫩润泽。后来年龄长大,充满血气,非常健壮。现在已临年老衰退,形容憔悴,精神昏昧,头发白了,面皮皱了,恐怕距离死期已不远了,怎可以和壮盛之年相比较呢?”)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唯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唯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 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佛说:“你的形貌面容,应当不是一下子就衰坏的吧?”王说:“世尊,变化一点点地发生,我实在不能觉察,只是寒来暑往,渐渐地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什么缘故呢?当我二十岁的时候,虽是年少,但面貌已比十岁时老。到了三十岁,又感到比二十岁衰老。现在已是六十二岁,回想五十岁时,比起现在是强壮得多了。世尊,我看这种变化,暗中在推移,不止是十年为一期,也不是一年一月一天的迁易。若沉静观察,实在是每分每秒,刹那刹那,念念之间,都不曾停止的在变化,故此知道我这个身体,终归要衰坏灭亡的。”)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佛告大王:“你看到变化,迁移不停,就领悟到身体一定会灭亡。但在变灭的过程中,你知道身中有一个不灭的自性存在吗?”波斯匿王回答:“我实在不知道。”)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佛说:“我现在就指示你,这个不生灭的自性。大王,你在几岁时见到恒河水?”王答:“我在三岁的时候,慈母带我去拜耆婆天,经过恒河,那个时候就知道是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佛说:“如你所说,二十岁时,身体衰于十岁,乃至现在六十岁,随著年月的变迁,更加衰坏。那么你三岁看见恒河的时候,到十三岁的时候,再看见恒河,它的水又怎样呢?”王答:“同我三岁的时候一样,直到现在,我年六十二,也没有不同。”)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说:“你现在悲叹头发白,脸皮皱,面容一定比童年时多皱纹。但是你现在观看这河水的见性,和童年时观看河水的见性,是否有变异衰老呢?”王答:“没有变异衰老,世尊。”)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佛说:“大王,你的面貌虽然衰皱,但这个能见的见精自性,并未曾衰皱。会衰皱的是变化的,不会衰皱的则不会变化,会变化的就会灭尽,那个不变的见性,本无生灭,怎么会在跟着你能变的身体一同生死呢?为何要引彼诸外道,如末伽黎等,都说此身,死后完全灭亡呢?”)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波斯匿王听见佛这么说,才信知此身死后,并非断灭,而是舍此生再投向下一生。所以与诸大众,从来没有这样踊跃欢喜。)

经文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以淡定心去面对烦恼事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末句结归,言如是不可思议者,当是何物?惟自性乃尔。...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投生到四天王天的因缘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

宣化上人:吃素

佛当初住世,是主张人吃斋的,但并没有勉强人吃斋。为...

女人的五障十恶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

宣化上人:菩提心是根本真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语,就是「觉道」,觉悟的道路...

【佛教词典】现般涅槃

般涅槃,入灭之意。佛陀八相成道中,示现入涅槃之相,...

【佛教词典】痴人说梦

(杂语)冷斋夜话曰:僧伽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

肥胖多病的原因

舍卫城有一位富翁,因为过分肥胖,导致通身是病。有一...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

一句恶语种,世世怨仇果

远离粗言,粗言这口业就是粗恶的语言。我们在身、口、...

彭鑫博士:纵欲淫乱直接影响相貌智力和福报

现在社会,亚健康人群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2月市科委...

五种不净的说法

我们很多同修都喜欢给人讲说佛法,宣传佛法,介绍佛法...

六十多岁的人该如何修行

问: 我出家十几年,原先是专修净土。但现在又杂修,也...

五祖弘忍大师的转世轮回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

同样是阿罗汉,道力还是有深浅的不同

在这个《海龙王经》上说到一件事,佛这个时候到海里面...

莲池大师一生的示现: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实念佛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