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印光大师  2012/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便难成器。汝际遇如是,但当仰念汝父母,汝兄之故,勿生烦恼,认真念佛,求佛加被于彼,俾开知识,自可做好人矣。若自己生烦恼,则于彼无益,于汝之身,并教养侄之德,皆有损矣。汝果志诚念佛兼念观音,一心恳求加被于彼,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彼当渐渐转变为好人,不至长作浪子及废人耳。宜勿分别,作己子不才想,但求佛菩萨怜悯加被,此是唯一不二之转变妙法。(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复崔益荣居士书二)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福臻于不知。而关煞病苦等险难,可以无虑矣。稍知人事,即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显事迹。俾习以成性。在儿时不敢残暴微细虫蚁,长而断不至作奸作恶,为父母祖先之辱。(增广文钞卷二复永嘉某居士书一(一至书九))

至于幼时,又须以因果报应之事,与净土法门之利益,于学堂回时,谆谆训诲。则子女现时蒙念佛之益,必能免意外之虞。将来以为立家立业,及灭罪得福之本。(增广文钞卷二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五蕴的可怕就是「变状如是」

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本来是五种功能,就是一个色受想行...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

【推荐】印祖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怨的相貌是什么呢

我们从一念的清净本性,怎么就会有这么多的因缘果报出...

驴皮记与驴肉馆

前段时间有事路过家乡,晚上到一老朋友傅居士开的茶馆...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

一位妇产科医生迟到的忏悔

我是一个自医学院毕业就开始从事妇产科工作整整三十年...

现在是过去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当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那么心力...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

中阴身

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也就是世俗...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佛教词典】死生唯许舍受相应

【死生唯许舍受相应】 p0620   俱舍论十卷十七页云:...

【佛教词典】三无漏根

(术语)二十二根中最后之三根也。意根,乐根,善根,...

瞋恚的六种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合掌与养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礼节,也是一种修养与和平的含...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人类自古以来就敬天...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

印光法师小传

一、简状 印光法师,法讳圣量,自署常惭愧僧。1861年出...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现的种种境界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

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

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

大安法师:佛为什么不示现来让人增强信心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

中国已知的佛舍利供奉地

佛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