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  2015/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轮回生死,如来愍之,为说诸法。令其返妄归真,背尘合觉。使彼烦恼恶业,全体复成智慧德相。从此尽未来际,安住寂光。犹如结水成冰,融冰成水。体本不异,用实天殊。

【译文】

一切众生,都具有和如来一样的智慧德相,但是由于迷失真性而追逐妄想,违背了本有的觉性而契合于五欲六尘境界,将这种智慧德相全部转变为烦恼恶业。因此久远劫来,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生死。释迦如来怜悯迷惑颠倒的众生,因此为他们演说种种妙法。令众生能够断除妄想回归真心,离开虚妄的六尘境界而契合真如自性。使众生种种的烦恼恶业,全部恢复成智慧德相。从此以后,直到永远,能够安住于常寂光之中。这就好像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一样,冰和水在本体上本来没有差异,但是它们作用却是天地悬殊。

【原文】

然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各随机宜,令彼得益。所说法门,浩若恒沙。就中求其至圆至顿,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统摄诸法,上圣与下凡共修,大机与小根同受者,无如净土法门之殊胜超绝也。

【译文】

然而,众生的根器有大小不同,迷惑有浅深不等。佛陀就随顺众生不同根器和具体情况,宣说不同的法门,让众生都能够各自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佛陀所宣说的一切法门,浩瀚广大,如恒河中的沙粒那么多。在这些法门当中,要寻求一个至极圆顿、最为玄妙、下手容易而成就高超、用力较少而得效迅速、能普遍利益上、中、下三种根器,能统领禅、教、律、密一切法门,不论是圣者还是凡夫都可共同修行、不论大根器还是小根器都可以共同领受的法门,那就没有比净土法门更殊胜超绝的了。

【原文】

何以言之,一切法门,虽则顿渐不同,权实各异。皆须修习功深,乃得断惑证真,出离生死,超凡入圣。是谓全仗自力,别无倚托。倘惑稍未尽,则仍旧轮回矣。且皆理致甚深,不易修习。若非宿有灵根,即生实难证入。

【译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所宣说的一切法门,虽然有顿教、渐教的不同,有权教和实教的差异。但是都必须等修习的功德深厚以后,才可以断除烦恼惑业、亲自证到真如自性,才能出离生死,超越凡夫位而进入圣贤位。这就是所谓的全靠自力修行,没有其他可以仰仗的。假如有一丝毫的烦恼惑业还没断尽,那么就会依然处在轮回中,不能出离生死啊,而且这些法门,都是义理旨趣非常深奥,并且不容易修行学习,假如不是宿世具有善根,想在这一生中证入真如自性确实非常困难。

【原文】

惟有净土法门,不论富贵贫贱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农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习。由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娑婆苦恼众生,是故较余门得果为易也。

【译文】

只有净土法门,不论是贫富贵贱、男女老幼、聪明愚钝、在家出家、何等职业的一切人,都能够学习修持。这是由于阿弥陀佛以其大悲愿力,摄取娑婆世界痛苦烦恼的众生,所以比其他法门,比较容易证得果位。

【原文】

凡我有情,闻是净土法门者。当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当信多生已来,业障深重,匪凭佛力,骤难出离。当信求生决定克期得生。当信念佛定蒙慈悲摄受。由是坚定一心,愿离娑婆,如囚之欲出牢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

【译文】

凡是能听闻到净土法门的有情众生,应当相信娑婆世界极为痛苦,而西方净土极为快乐。应当深信我等多生多劫以来,业障极为深重,如果不凭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决定很难迅速出离生死。应当相信只要发愿求生西方,则决定可以如期往生。应当相信只要信愿念佛,则必定会蒙受阿弥陀佛慈悲摄受。由此而坚定一心,祈愿出离娑婆世界,就如同囚犯想要出离牢狱一样,绝对没有一丝毫的系念贪恋之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如同流落他乡的旅客、心中思念想要回归故乡一样,哪会有迟延拖拉的念头呢?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著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佛。譬如切事系心,凡百作为,不忘此事。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

【译文】

从此之后,应当随着自己的本分和力量,以至诚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是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穿衣吃饭,一定要让佛号不离我心,我心不离佛号。好像有非常切要的事牵挂在心,虽然每天有很多工作,但都不会忘记此事一样。或者有很多公务和私事,没有一点闲功夫,也必须于早晚之时,用慈云忏主教授的“晨朝十念法”来念佛,然后至心发愿求生净土,这样也能往生西方。

【原文】

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但既念佛求生西方。必须发慈悲心,行方便事。息贪嗔痴,戒杀盗淫,自利利人,方合佛意。否则心与佛背,感应道隔。但种来因,难获现果矣。

【译文】

这是因为阿弥陀佛曾经有大愿说:“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如果能够至心信乐,想要往生到我的国土,乃至只是具足十念念佛,假如不能够往生,我就不成佛。”所以即便是十念念佛,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但是既然念佛求生西方,就必须要发慈悲心,方便度化众生。并且息灭贪嗔痴,戒止杀盗淫,努力自利利人,如此才能符合佛陀的本意。否则心念和佛心相违背,不能和佛感应道交。这样就只能种下来世之因,很难现生得以往生西方了。

【原文】

若志诚念佛,行合佛心,心口相应。如是念佛之人,至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必然亲垂接引,往生西方。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此则全仗佛力,不论功之深浅,惑之有无。但具真信切愿,决定万不漏一。

【译文】

如果能够以志诚心念佛,言行符合佛心,心念与言语相应。这样念佛的人,等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必定亲自前来垂手接引往生。一旦往生后,便可超越凡夫位进入圣贤位,了生脱死跳出轮回,永远远离种种痛苦,只有享受一切安乐了。这完全是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摄受之力的缘故,所以说不论修行者功德的深浅,烦恼惑业的多少。只要具足真实的信心、深切的愿力,念佛求生西方,决定能全部得以往生西方。

【原文】

至于已断惑者求生,则顿超十地。已登地者求生,则速证佛乘。所以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菩萨,皆愿往生也。具十恶者念佛,尚预末品。将堕狱者念佛,亦登莲邦。因兹张善和,张钟馗,雄俊,惟恭等恶人同出轮回也。

【译文】

至于已经断惑之人求往生后,就会顿时超越十地菩萨的果位。登地菩萨求往生后,就会迅速证得究竟佛果。所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马鸣菩萨、龙树菩萨等,都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具足十恶业的众生如果肯念佛求生极乐,尚且可以末品往生。即将堕入地狱的人念佛,也可以高登于极乐莲邦。因此张善和、张钟旭、雄俊、惟恭等造恶之人,同样也可以超出生死轮回。

【原文】

其他戒善具修,定慧均等,居尘不染,处浊恒清,克志西方,高登上品者。如群星之拱北,众水之朝东,何可得而胜数耶。是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以其为如来普度众生之要道,众生即生出苦之妙法故也。

【译文】

而那些持戒和修善具足、定力和慧力均等、居于尘劳而不受染污、处于五浊而恒常清净、立定志向求生西方、然后命终之后高登于上品莲台的人,数量多得就像拱卫北斗的群星,和流向东方的河流一样,哪有办法计算啊?所以说千部经典、万种论著,处处都是指示众生归向西方净土。过去的圣者、前代的贤人,人人都志在求生极乐世界。这是因为净土法门是释迦如来普度众生的重要法道,是一切众生当生出离苦海的玄妙法门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

别让福气迷了眼

佛经上说诸经灭尽后,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问: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弥陀佛能带他往生西方吗...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观无量寿佛经》第八观:像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求子须知的事项

令友求子,拟舍百金。当令请百部《感应篇汇编》,以送...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

至诚念佛,则杂念妄想悉渐消灭

原文: 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

【佛教词典】讽诵

(仪式)扬诵经文,或偈颂谓之讽诵。无量寿经上曰:受...

【佛教词典】发愿钟

(仪式)法会时,导师诵发愿文时之信号钟也。...

全民素食的5个理由

当前,全球气候暖化所引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已威胁到了方...

僧俗关系要建立在道义上

为什么要讲今天的僧俗关系呢?因为我觉得,今天的僧俗...

内心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富有

总结我的前半段人生,从大学毕业开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赚钱很快

如果你是以正当的方式取得财物,你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

佛说六事令钱财日耗减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 一者喜饮酒。 二者喜博...

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

满愿第一的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堪称成功人士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

什么叫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句话是印光大师在描述众生的心...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

佛法为什么不灵

一个居士问:师父,佛经说念佛诵经可以消灾健康,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