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印光大师  2016/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惟有恪遵吾师老实念佛之训,以期速了生死,不负婆心。夫既为佛子,应发自度度人之心,今弟子等未能自度,焉云度人?然遇亲友方便劝信,亦分内事耳。乃每有二种人所见所说,其自误误人,实非浅鲜。

一曰:“佛无欲,《阿弥陀经》所说种种金宝似仍为欲,不若《金刚经》一切皆空,为高超玄妙。”因兹藐视净土法门,而不生信。此盖不知《金刚》、《弥陀》二经之义,而随己意乱道者。

一曰:“佛既令人看破一切,何自己反生此种种贪欲(指《阿弥陀经》所谓金宝)?吾人又何苦捨目前之实有,而希冀身后之渺茫乎?”此则执著邪见,任意谤佛谤法者,然此二者,虽品有高下,其为邪见则一也。其自误误人则一也。弟子等力告以西方种种境界,皆系阿弥陀佛功德现化之庄严实相,自在享用福德之报与五浊恶世业力所成就者不同。况娑婆所有,悉皆苦空无常,故应弃之而求得实际也。然愚夫之言,纵不乖正理,终不克启其正信。伏念吾师所有言论,如杲日丽天,无暗不照,敢乞聊书数语,以破此种邪见。

来书所说二种邪见,乃以凡夫知见,测度如来境界。孔子所谓好行小惠。孟子所谓自暴自弃。此种人本无有可与谈之资格价值。然佛慈广大,不弃一物,不妨设一方便,以醒彼迷梦。佛由其了无贪欲,故感此众宝庄严,诸凡化现,不须人力经营之殊胜境界,岂可与娑婆世界之凡夫境界相比乎?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造业之人,其心地龌龊污秽凶恶,其面亦随之黯晦凶恶。彼固唯欲面色之好,令人以己为正大光明之善人,而心地不善,纵求亦了不可得。此约凡夫眼见者。若鬼神,则见善人身有光明,光明之大小,随其德之大小。见恶人则身有黑暗凶煞等相,其相之大小亦随恶之大小而现。彼谓《金刚经》为空,不知《金刚经》乃发明理性,未言及证理性而所得之果报。实报无障碍土之庄严,即《金刚经》究竟所得之果报。凡夫闻之,固当疑为无有此事。

《金刚经》令发菩提心之善男女心不住相,而欲度尽众生。虽度,亦不见我为能度,生为所度,及与所得之究竟涅槃之法。所谓无所住而生心,以迄无所得而作佛。将谓《金刚经》所成之佛,其所住之国土,亦如此五浊恶世之境界乎?为是空空洞洞,一无所有乎?净佛国土,人一闻名,身心清净。彼谓之为贪欲,是蛆虫日居粪坑,自命香洁,以栴檀为臭秽,不愿离此粪坑,闻彼香气也。盗跖聚徒数千,横行天下而为盗,反自命有道,而痛斥尧不仁,舜不孝,禹淫佚,汤武暴乱,孔子虚伪,为无道,正与此二种人之知见相同。

又如近来废经、废孝、废伦、裸体游行,以为禀天地自然之德,不假造作。然夏则竞裸,冬何不裸?谓禀自然,不假造作,掘井、耕田、纺织,方有饮食衣服,非造作乎?恶人阻破人之为善,每每如是。谓善须无心为,有心即非真善,然古之圣贤无不朝乾夕惕,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有心乎?是无心乎?总之此种人,意欲以不修持为高上,故作此种极下劣之瞽论,以自炫其明理,冀人以己为高明,为大通家,为真名士,而不知其全身在粪坑里。除彼同知见者,其谁肯相许乎?

《印光大师文钞·复俞慧郁、陈慧昶二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各宗要略——净土宗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

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

带业往生是有条件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

念佛求生净土,为人生大要

念佛还不仅仅适合于我们这个地球的人道众生,并且也是...

经典上说女众有五种不能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净土文摘

念佛加行 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问: 《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 成...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劝念观音菩萨圣号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

【佛教词典】摩愉伽蓝

【摩愉伽蓝】 p1335 西域记三卷三页云:摩诃伐那伽蓝西...

【佛教词典】阿阐提

(术语)阿阐底迦之旧称。...

忍恶无嗔现大威德力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舍利弗和目连两位尊...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

五次闭关念佛的感悟体会

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

让微笑常在

一直以来,微笑被人誉为忘忧之草,解花之语。踏遍红尘...

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

求福者遇佛得度

我总是这么不如意!为何没一件事能顺我的心,满我的愿...

明一法师的出家因缘与信心来源

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现在不但出家了,连戒也授了,我...

助念一个不念佛不发愿的人,能生极乐世界吗

生极乐世界,咱们把它基本的条件掌握住,信心、发愿、...

清定上师开示念佛

我们念佛的时候,不是想一个人在念,应该想到法界众生...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