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作心是之义

印光大师  2016/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作心是之义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有情世间也。亦名十法界。此十法界,虽则圣凡各异,苦乐悬殊,而其本具之真如佛性,固自一如。但以用心各别,故致有此十种之现相焉。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谓观想佛像,忆念佛德,及与佛号。是佛者,谓当观想忆念之时,佛之相好庄严,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悉现于观想忆念者之心中,如镜照相,敌体无二。然则心不作佛,则心不是佛,心作三乘,则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则心是六道矣。心之本体,如一张白纸。心之作用之善恶因果,如画佛画地狱,各随心现。其本体虽同,其造诣迥异。故曰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吾人可不慎于所念所作乎哉。

朱晓崖居士,宿具灵根,生即茹素,善绘人物,笔法出神。拟以如来万德庄严妙相,普印于一切众生八识田中,俾其由此善根,渐渐扩充增长,以迄实证。庶不负各人本具之真如佛性,与如来多方引导之大慈悲心。乃敬绘千佛,石印流通,祈光作序,用示所以。因略发挥其心作心是之义,冀见闻者,咸知去取以致力焉。颂曰,

佛由心作,狱由心造,心之力用,最为胜妙。既能作佛,何可造狱,由迷所趣,祸因恶积。晓崖居士,欲施引导,敬绘千佛,以示法要。俾见闻者,咸生景仰,竭诚尽敬,礼供观想。既睹圣像,即印识田,由此善根,必证心源。将付石印,用广流通,聊摅所以,表示芹衷。

千佛图颂并序

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指心想,是指心是,观想既是作,持诵礼拜岂不是作,举一反三,儒者尚然,况博地凡夫,上窥佛意,何得不依圆顿妙解,而以担板之见推测乎。)

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念佛法门,其来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不随三乘之缘,便随六道之缘,不随人天之缘,便随三途之缘。由其缘之染净不同,致其报之苦乐迥异,虽于本体了无改变,而其相用固已天渊悬殊矣。譬如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虽虚空之本体,不因云日而为增减,而其显现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语也。如来以是义故,普令众生缘念于佛,故曰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又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夫随佛界之缘,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随众生各界之缘,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念佛一法,乃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即此万德洪名,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则化之。即生作佛,转凡成圣,其功能力用,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断惑证真,方得了生脱死。念佛法门,自力佛力,二皆具足。故得已断惑业者,速证法身,具足惑业者,带业往生。其法极其平常,虽愚夫愚妇,亦能得其利益,而复极其玄妙,纵等觉菩萨,不能出其范围。故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实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为论判也。

末法众生,福薄慧浅,障厚业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则万难万难。栖真住持莲仁和尚,有见于此,特于三圣殿,立长年念佛道场,祈余序其意致,以期见闻发心,故为书其大纲如此。

栖真常住长年念佛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凡所有心皆称迷心,心本无生始称悟心

参禅人,守住一门做工夫。何以专办此事,尽此一生,尚...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怎样能使心不要躁动

须菩提问佛说:一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样把他心住到...

拥有感恩的心

人生于天地之间,戴天地之大恩,时时保有一颗感恩的心...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

没有价值的东西要放在心里做什么

要怎么修忍辱?(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体孱弱, 当息心...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凡做不到的事,决不肯说

汝书说得很热闹好听,急宜自抑。凡做不到的事,决不肯...

【佛教词典】疏头

(杂名)今人书祝词焚于神前。谓之疏头。...

【佛教词典】愿力信心

(术语)为如来本愿力所与之信心。又为如来本愿力所救...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

【推荐】经书跟佛像千万不要烧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讲记

在讲这封信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古灵神赞禅师度他师父...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

看人面相,不如看人思想

在战国时代有一个大思想家叫做荀子,他提出一个理论叫...

依他净土与诸方净土

我要告诉大家,《莫到老来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连续...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善心不仅能救命 还能救心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

法界最可靠的保险

我曾把在香港办理的缴费11年的保险退了,为的是得到四...

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此事无形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