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印光大师  2024/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三乘且置。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虽则高下悬殊,苦乐迥异。总皆未断惑业,未出生死。天福若尽,即便下降。狱罪若灭,仍复上升。犹如车轮,互为高下。

我今幸得人身,理宜委曲设法,护惜物命。体天地好生之德,全吾心恻隐之仁。良以诸物与我,同生于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化育。而且同知贪生,同知畏死。仁人于枯骨,尚且掩而埋之。于草木,尚且方长不折。况肯为悦我口腹,令水陆诸物受刀砧烹煮之苦哉。须知此等诸物,从无始来,亦曾高居尊位,威权赫奕。不知借威权以培德,反致仗威权以造业。竟使恶业丛集,堕于异类。口不能言,心无智虑,身无技术,以罹此难。虽弱肉强食,于事则得。而怨恨所结,能无生生世世,图报此怨之念乎。

人纵不念诸物被杀之苦,独不惧怨业深结,常被彼杀乎。又不惧残害天物,天将夺我福寿乎。人惟欲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之诚。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若仗我有钱财,我有智力,设种种法,掩取诸物,以取悦我口腹,不计彼之痛苦。尚得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之人矣乎。

然我与彼等,同在生死。从无始来,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彼固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我杀。我亦各各或于人中,或于异类,皆被彼杀。为亲为怨,相生相杀。静言思之,愧不欲生。急急改图,尚悔其迟。况肯蹈常袭故,仍执迷情,以为天生异类,原为供人食料乎。

然我尚具足惑业,固无由出于轮回之外。万一彼罪已灭,复生人道。善根发生,闻法修行。断惑证真,得成佛道。我若堕落,尚当望彼垂慈救援,以期离苦得乐,亲证佛性。岂可恃一时之强力,俾长劫以无救乎哉。

卷三·序·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

【白话文】

天地之间最伟大的德是爱护生命,如来最伟大的道是慈悲。人、动物虽然不同,心性是一样的。凡是三乘六凡,在如来看来,都如同是同一个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具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三乘先放在一边不说。六凡,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虽然他们的高下差别很大,其中的苦乐也完全不同,相同的是都没有断除惑业,没有出离生死。

天人一旦天福享尽,马上就会下堕,地狱众生的苦报受尽,还会上升,好比车轮,互为高下。我们今生有幸得到人身,理应千方百计爱护动物的生命,体察天地好生之德,成全我仁慈的恻隐之心。确实世间物类和我一样,同生于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化育而成长,而且同样也都贪生怕死。

有德行的人看到枯骨都要进行掩埋,对于正在生长的草木也不会折断,哪忍心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使水中陆地的各种动物遭受宰杀烹煮的痛苦呢?要知道这些动物,从无始劫以来,也曾经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不知道借着威势权力来培植福德,反而仗着威势权力来造恶业,使恶业聚集,堕于畜生道。口中不能说话,心中没有智慧,自身又一无所长,遭受这样的苦难,虽说弱肉强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强者满足了自己口腹欲望,可是由此结下的杀身怨恨,弱者能不生生世世都想报仇吗?

人纵然不念及动物被杀的痛苦,难道也不害怕由此结下深怨,而被它所杀吗?也不惧怕残害天物,上天会折损我的福寿吗?人都希望自己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物我心性相同,我们应该推己及人,发大悲心,做放生的事,使天地鬼神都能怜悯我爱护动物的诚心,那么自己以前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

如果依仗自己有钱财智力,用种种的方法捕杀这些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不顾它们的痛苦,哪里还称得上是与天地并立为三才的人呢?然而我与一切动物,同在生死轮回之中,从无始劫以来,它们原本各各都做过我的父母、兄弟、妻妾、子女,我也各各都做过它们的父母、兄弟、妻妾、子女。它们原本或在人道,或在畜生道,各各被我杀过;我也或在人道,或在畜生道,各各被它们杀过。

就这样有时是亲人,有时是冤家,互相之间或生或杀。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惭愧得都不想活下去了。即便想急切地要改变这种情形,仍旧后悔自己醒悟得太迟。哪里肯重走老路,执着迷情,认为天生畜类,原本就是供人吃的食材呢?现在我还具足惑业,没有办法出离轮回之外,万一它们的罪业灭尽,再生于人道,善根发生,闻法修行,断惑证真,得成佛道,我若堕落,还希望他们能慈悲救援,使自己离苦得乐,亲证佛性。怎么可以凭借自己一时的强大造作杀业,使自己将来长劫受苦而得不到救援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带着前世记忆的一品高官

清朝初年有一位记得前世经历,深受顺治、康熙皇帝赏识...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男胎女胎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男中阴入胎,于母生爱,于父生瞋。女中阴入胎,于父生...

徐志摩对婚姻轻率的行为与结果

民国年间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恋爱史和婚变...

「鱼王」吃甲鱼而毙命

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

【佛学漫画】西天极乐世界

轮回苦海茫茫,能够获得人身已然是个奇迹,就像梦中的...

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印光大师寿康宝鉴序

【原文】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佛教词典】蔡寺

位于西藏首府拉萨东郊。又称蔡贡塘、蔡巴寺。南宋淳熙...

【佛教词典】善方便经

(经名)善方便陀罗尼经之略名。...

日发一愿,日行一善,日忏一悔

古人教导我们:每天都要三省我身。 为什么要三省,就是...

家庭为何不和睦

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

动物们为何流泪(图)

动物有与人类一样对爱、快乐和悲伤的感受吗?动物是否...

【推荐】《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

(曾琦云 译注) 《印光大师说净土》译注的印光大师的...

极乐世界以意为食,为何还要上大供

问: 《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意以为食,那为何还要上大...

你很会念佛,但不一定就能往生

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只能够说你很会念佛,但是不...

善于醒觉,不要沉迷

当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一个人,从他意识清楚的说话,到变...

慈悲的力量

提婆达多虽已随佛出家,仍不改嫉妒及喜好名闻利养的恶...

助念时家属杀猪办席,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问: 请法师开示,亡者的家属请求助念,在助念中途,...

马郎观音的传说

我们知道有一个观世音菩萨像,画的叫马郎妇,这个画像...

人好,世界就好

管好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人们都能做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