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微细的「五蕴」作用

证严法师  2013/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微细的「五蕴」作用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们一切的烦恼就是在五蕴的生灭中累积。天地万物一切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称为「色」。人生之大患在于有「身」,人有了身躯才会感受、思考,然后去造作,因而招来福与祸。

用心明辨是非 修行利益众生

身体可以用来修行,投入人群、利益众生,发挥良能,但造罪犯科、侵犯他人,也是身业所作,所以我们要时时用心,明辨是非,做该做的事,如此,这个身体即是「载道器」,可以使我们从苦恼的此岸,到达极乐清净的彼岸。

能够以良知来运用自己的使用权,身体即是修行的工具,这就是功德;反之就是造恶业。要身体做好事或做坏事,则取决于感受和思想,这都是观念而已,所以我常说:「错在哪里?怨在哪里?一切只是观念而已」。

与外面的境界相对所生的感触叫做「受」;将所接触到欢喜或生气的事放在心上,叫做「想」。

不争名利事物 抛弃奢华烦恼

我常常说:「人要前脚走、后脚放。」好事做了之后,不要常停留在心里,不愉快的事过后也就算了,不要记挂于心。所以我们的心要用在「当下」,不要耿耿于怀过去的事。将什么事都放在心上,叫做「执相」,心里就容易起烦恼,而且有「想」就会去运作;不管是名利、事物,若常放在心里想就会去造作、设计。

譬如欲心大的人,就会计较如何跟他人争名争利?如何设计才能得到?这叫做「行」。「行」是非常微细的,天下宇宙万物一切无不是在「行」蕴之中。好比我们种一棵树,种下时是一棵小树,可是不知在何时,它却已发芽,长出树枝、树叶,它的成长,微细得让我们都没有觉察到。

人的身体也是如此,我们的外形不断地在变化,从小孩到少年、老年,形态都不一样,何时进入中年、老年?我们自己也毫无察觉!这就是「行」蕴,很微细的变动。我们的心念也有「行」蕴的作用,心中想做的就会处心积虑,想尽办法去做那件事,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一直在心中推动着我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推荐】心中一无牵挂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个人搭船去英国,途中忽遇风暴,全船的人都惊惶失...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问: 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

背麻的人

某地有两个朋友离家外出,他们打算出外找些事情做,积...

圣严法师《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们要发现自私的我并认清自私的我。如果我们能...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 先修空观...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妙观察 善分别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前往顶礼佛陀...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

证严法师:静思忏悔

△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

证严法师:普天三无

明理者要有宽大的度量,来容纳世间的人事,不可得理不...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佛教词典】难行忍

【难行忍】 p1444 瑜伽四十二卷十一页云:云何菩萨难行...

【佛教词典】明太祖

明代开国之君。濠州(安徽凤阳)人,姓朱,名元璋,字...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问答

问:专修持名,愿得念佛三昧,期生净土,云何用功?...

禅门耆宿德林长老圆寂 山河失怙四众哀思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时许,扬州高旻寺德林长老圆寂...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

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

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

原文: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 佛...

最适合在夏季食用的7种水果

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以及诱人的味道是水果能...

谈做早晚功课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

学佛的失独老人很痛苦,应该如何面对

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甘梨园时,比丘们观察到此地平正庄严...

吃素放生的真义何在

吃素的真义何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