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舍一法,不受一尘」该如何理解

衍慈法师  2015/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慈悲,弟子心中不明经义,「佛氏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此二句佛语何解?

衍慈法师答:佛法不离事与理,古德有云: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佛氏门中不舍一法」,此上句属事,是说作用。学佛是离不开众生的,一个众生也不能舍离。一切功德,万善庄严,没有哪一点不可修,总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于万行门中不舍一法,不舍弃任何一个善法。「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此下句是理,是谓性体。

所说超越一切语言、思虑所能描述的范围,尽管方便门中,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一法不舍,然而实际理地却是不受一尘。即直下承当,则凡圣不隔,体露真常矣。事依理立,理假事明,理事相资,还同目足。有云:「执事也是迷,契理亦非悟」,佛法多从理、事相对立的角度来说明本心与世界之圆融。修行从性起修,就是把生生世世的业力习气烦恼一概破尽,回归自性,正显事理无碍、圆融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有信仰真不容易,没人赞叹反被嘲笑

问: 我是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是不是会显...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

这个世间不值得你这样执著

我们一个人不悟到佛法,临命终那一种执实在是没有办法...

净土法门是否可以即净即密

问: 我是专修莲师心咒得大利益,不知净土法门是否即净...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

身处逆境时,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恳切,制心一...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祖师曾教导我们: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我们总...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佛教词典】四主

(名数)无轮王时,赡部之一洲,分为四主:一东人主,...

【佛教词典】五戒成宗防七支多宗防四支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五戒之中,所以但列不妄语,...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

在职场中坚持学佛,还要如法持戒,这确实很不容易。但...

佛不教比丘对在家人展现神通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

如何度化家人学佛

学佛的师兄弟们大概都想让家里人也学佛。我也不例外,...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

本焕长老的禅思语录

◎ 未成佛时,要先结人缘,广结善缘,随众随缘,为教...

千万不要向阿弥陀佛请假

我们在人世间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产业,名下有几栋房子...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如何开发智慧增强记忆力

怎么开发智慧呢?钝根、无读诵性的人,闻地藏菩萨的名...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 前人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