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证严法师  2014/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

人,生活在这堪忍的世间,常常互相对立、彼此怨恨,致成怨憎会苦。原本很祥和的群体,因为人性有种种弱点,不愿成就他人之美,不肯忍耐,致使暴力怨气充斥其间。

孔子受困 镇定如常

孔子在世时曾周游列国,当时有一位无恶不做的人──阳虎,他专门欺压良善,人皆恨之,很巧,孔子生来长相和他极为相似。当孔子走到某乡村时,村人把孔子误认为阳虎,因此全村的人就把孔子师徒等团团围住,在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内,孔子与学生们均得不到粮食的补给,几乎到断绝水谷的程度。

学生们非常着急,因为再等下去不病死也会饿死,惟有孔子安然自在,依旧天天为学生讲学,尽管学生们很不安,他还是镇定如常。

有一天,子路忍不住问孔子说:“我们已经面临极大的危机,老师您为什么一点也不动容?”孔子回答说:“一个敢入水的人到水中,他就不怕蛟龙,这是渔夫之勇;一个人若敢进入深山,他就不怕老虎,这是猎人之勇;若有人志愿上战场,他就不怕刀枪,这叫军人之勇。”由此可见孔子安然勇毅的心态。

人生本来坎坷,若能任命知足,知道贫贱富贵在天,纵然遇到困苦坎坷之事,也能泰然面对。人若能遇到危机而不恐惧,处处尽本分、尽自己的功能,其他则听天命安排,不卑不亢,这是圣人之勇。

能够面对社会的现实情况,又能安然处之,这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每一个人各有各的业力,才会生到人间来,既来之则安之,虽有正报、依报的业缘,但是来到人间就应像孔子一样,面对现实,并且妥善处理一切境遇。

四无量心 祥和社会

两天前,有一群教育界人士来访,他们问我许多问题,其中一项问道:“您对社会的观感如何?”我说:“心静自然安,不管现在社会如何动荡,每个人若把心静一静,怎会不安定呢?”毕竟还有许多默默行善的人,不要因为少数人的叫喊、拉扯而惶惶不安,更不可盲目跟从叫喊,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这是身为佛教徒应有的观念。

人人要勇于面对此时此刻的环境,认识环境,并且尽量发挥自己的功能,自己有什么知识学识应善加利用,使社会情况更祥和、更进步,所以,社会祥和与否,是决定在人人是否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勇毅心态。

佛教徒心量要宽大,要有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能够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处处宽容,有宽大的心自然没有压迫感、没有彼此对立的现象。

现代的社会就是缺乏这四无量心,若能使慈悲喜舍建立在人人的心中,则我们的社会就会很祥和。

诸位同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么心甘情愿地来到人间,也很明智地选择自己人生的道路,这条路不管多远,我们都要欢喜面对,以耐心、勇敢地走到底。若能如此,则至佛菩萨圣人的距离就不远了,请多用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

「半」的处世哲学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找对自己的位置

不少孩子会被老师说成是笨小孩,家长为他们担心,他们...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走错的路也是路

三兄弟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一个叫怨天,一个叫怨地,...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讲的题目...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爱心无限》杨澜访问证严法师

杨澜: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在...

证严法师:心不争,自圆满

修行学佛前应先学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再去照顾...

逆境与是非

逆境、是非来临,心中要持一宽字。世间没有一样很容易...

心力?业力?自然力

平日生活安逸的人们,难以体会人生之苦;总是当无常发...

【佛教词典】夏众

(杂名)为夏安居之僧众。...

【佛教词典】古拙微笑

英语 archaic smile。指同于埃及、希腊初期之古雕像所...

宏海法师:净土十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本师释...

印光大师嘉言录--赞净土超胜

●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界诠法师的学佛出家因缘

我是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二连...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在通途教理当中,你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

佛为比丘破前世情爱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托钵乞食,...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

圣贤之路八正道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位名叫马血...

要包容不要包庇

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

到此放开手来用工,处处是得力处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

宏海法师:清明节放生开示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